请输入关键字
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CCTV13新闻直播间|连续高热 户外运动应该注意什么?
      近期我国高温地区的应急部门都提前发布了预警,提醒减少户外作业和户外活动。高温天气下,室外工作者应该注意什么?室内就不会中暑吗?天生晒不黑,是否需要做防晒?很多心梗患者在高温天气时常被误认为中暑,心梗和中暑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一问到底。 提到高温引起的疾病,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中暑,那么哪些人群更容易中暑,中暑后该怎么正确处理呢? 国家疾控局此前发布的《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指出,高温热浪健康防护的重点人群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敏感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人群;第二类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如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与行为障碍、肾脏疾病及糖尿病等患者;第三类为户外作业人员,如农民、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人员。 应急管理部应急总医院急诊科主任 缪国斌: 对中暑的人员,首先应将中暑患者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服、脱掉鞋子、让其平卧,头部放低,保持患者呼吸畅通;用凉水或50%酒精擦其全身,直到皮肤发红,血管扩张以促进散热、降温;对于能饮水的患者应鼓励其多喝凉开水或其他饮料,不能饮水者,应将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如高温下发生有人昏迷的现象,应立即将昏迷人员抬放至通风阴凉处进行物理降温,随后要持续监测体温变化,高烧40℃左右持续不下的要马上送至医院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千万不要当作普通中暑而小视,耽误治疗时间。 对于户外作业和运动的人员来说,首先需要做好防晒措施,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避免皮肤直接吸收辐射热。还要备好必要的防暑药品,比如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降温药品。除紧急抢修外,尽量避开高温时段,趁早晚较为凉爽的时间抓紧施工。相比于户外作业,室内的中暑情况更应该注意,天气炎热,如果室内没有进行通风或者物理降温,很容易形成一个温度较高、环境闷热的室内环境。从而导致室内人员因出汗量过多引起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造成中暑的现象。此外肥胖人群、体质虚弱人群、老年人等由于自身散热功能障碍在高温的室内也要警惕中暑现象。我们最近接诊了多个中暑、猝死的患者,他们多为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有的老年人出于省电或是怕关节受凉的原因,在家没开空调,等家属发现时已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有部分中暑患者送到医院时,已处于重度中暑状态,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 【标题】【一问到底|连续高热 如何预防高温引起的疾病?】心梗和中暑的区别在哪里? 【导语】 近年来,各地因心梗导致的猝死报道屡见不鲜,我们常说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那么在这样高热的夏季,这类疾病是否还需要特别注意呢? 【正文】 与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症状相比,夏季发病症状可能更为隐蔽,高温天气下,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为了散热,血液集中于体表及四肢,导致心脏、大脑的供血相对减少。同时,人体出汗较多,体内水分流失增加,血液变得黏稠。这时候,如果出现情绪激动等诱因,心脏、大脑就容易出现心脑血管意外,如心梗、脑梗、脑出血等。 【同期】应急管理部应急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 范煜东 一般来说,确实是天气暖和了以后,这种心血管疾病,还有脑血管疾病是下降的,但是今年我感觉这种疾病反而有一个增加的趋势。急性心肌梗死的这种病人还不算少,我觉得可能跟极端的天气有关系。 因为这个高温导致的这个机体会产生一系列临床的病理生理的变化,特别是对于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人,天气在特别炎热的时候,也会造成机体以心血管为表现的代谢障碍。特别是有的时候会出现这个出汗比较多呀,人会丢失很多的这个水分,血液粘稠度就会增加,容易生成血栓这种情况。 【正文】 根据专家介绍,当气温超过35℃时,平时就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特别提高警惕,勤通风换气,使用电扇或空调,避免重体力活动和不必要的外出,严防中暑。有些年轻人喜欢把空调开到18℃,室内外温差大,容易出现血管痉挛,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2025.01
10
CCTV13新闻频道|高温暴晒对皮肤有什么影响?
【导语】 医生提到,户外运动和作业首先要做好防晒措施。高温暴晒下,皮肤疾病也多有发生。但也有人认为,不怕晒黑就不需要做防晒,晒成古铜色的皮肤反而是健康的表现。让我们来听听大家的看法。 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教授刘爱英 主要是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正常皮肤短时间内接受过度的一个紫外线照射,会引起皮肤的急性炎症反应,比如说皮肤的一个红斑,肿胀,水泡,色沉,脱屑一系列的反应。第二个方面,长期造成这个过度的紫外线会引起一个皮肤慢性的炎症反应,比如说光老化,光线性角化病,甚至于皮肤癌的发生率也是增加的,第三个方面呢,高温中暑的过程中呢,过度的紫外线照射可以诱发我们与皮肤相关的一些系统性的疾病,比如说系统性红斑狼疮、PG(坏疽性脓皮病)等。 (记者):很多人在高温天气下,一下子出去之后就晒黑了,那么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吗? (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教授刘爱英):这种现象因人而异,皮肤是否容易晒黑,与我们皮肤表皮层的一个黑色素细胞的数量有关系,越是容易晒黑的人,他皮肤表层的黑色素细胞数量比较多,那么它越容易吸收这个紫外线,免收这个过多的紫外线对我们机体的一种损伤,其实它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应。 (记者):所以实际上正常的人晒黑说明他也是健康的是吗? (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教授刘爱英):对,因为正常人的晒黑它本身就是对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我觉得这个是很正常的了,如果你要是过度长时间的紫外线高强度的照射,在他皮肤变黑的过程中,它可能会诱发一些像我刚才说的皮肤的光线性疾病啊,皮肤癌的发生呀,它是有有害的。 皮肤专家介绍,高温暴晒下,皮肤发红、灼热、有痛感等是也是晒伤常见前兆,应及时避免进一步晒伤,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治疗措施。
2025.0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