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复工后的心理应对小策略
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生活的节奏,也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现在大部分城市已经陆续的开始复工,复工后的您,是否有这样或那样的担心和焦虑?例如,担心被感染、睡眠节奏被打乱、坐立不安难以安心工作……下面我们介绍几种方法来帮助您调整复工后的状态。 1.寻求良好的社会支持 漫长的假期结束,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特别处于这样特殊的时期,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和适应,这是一个正常过程,我们需要接纳这个过程,不要对自己的状态有过多的指责。虽然疫情目前有所控制,我们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尽量减少去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果您的情绪比较焦虑,可以与您的伴侣、朋友、同事、家人谈一谈您的感受,寻求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这种倾诉和理解能更快的让我们恢复良好的工作状态。 2.适当运动 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调整我们的状态,研究表明运动对于改善抑郁、缓解紧张情绪有帮助,同时,还能维持轻松愉快的心情。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运动的环境条件有限,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些比如瑜伽、健身操等对场地限制少的运动。这样不仅能改善我们的情绪,还能提高我们的免疫力。 3.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试方法,是指有机体从紧张状态松弛下来的一种训练过程,主要就是通过肌肉的松弛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最终目的是使整个机体活动水平降低,达到心理上的松弛,从而使机体保持内环境平衡与稳定。 呼吸放松法是我们常用的放松训练的方法之一。您可以采取舒适的姿势坐着或躺下,采用腹式呼吸进行放松训练。在做腹式呼吸前,感受您的正常呼吸模式,因为腹式呼吸需要改变您呼吸的节律;躺下或找一个舒适的扶手椅坐下来,放松您的全身;把您的右手放在胸部,与此同时把您的左手放在腹部。放松双手,感受呼吸时胸部和腹部的运动;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腹部呼气,胸部保持不动。体会腹部的一起一落。每天坚持5-10分钟即可。 4. 正念训练 正念训练是心理学上常用的调整身心状态的方法,正念的含义就是不评价不批判的觉察和体会当下的一切。更好的活在当下,与此时此刻保持链接。我们常用的方法有正念行走、正念观呼吸、正念冥想等。我们可以利用碎片的时间进行正念练习,比如上班分心焦虑的时候,我们可以练习正念观呼吸调整状态,可以在上楼、走步的时候练习正念行走等。 5. 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如果通过自我调整后,您的状态还是不佳并且影响您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可以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全国各地都已开通针对疫情的心理援助的热线,我们可以在这个特殊时期,用打电话的方式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当然,您也可以采用网上咨询的方式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 我们同在疫情下,保护好我们自己,也是对这场“战役”的一份贡献,让我们以更好的状态来面对疫情、面对生活,迎接挑战。 本文由吉林省长春市第六医院院长桑红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2020.03
04
疫情期间常带口罩引起压痕、压疮怎么办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为有效防护,一般人群外出需带口罩,在一些特殊岗位,如医护人员、防疫工作人员、车间作业的工人等需要长时间佩戴口罩,皮肤长时间处在压迫、不透气状态,可能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应该怎么办?皮肤科专家为您出招: 一、不同类型口罩对于皮肤影响有差别吗? 不同的口罩对于皮肤的影响是不同的,从口罩的种类分: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颗粒物防护口罩(如N95口罩)、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具等,这些口罩依次密闭性增强,对于皮肤的压力增大,防护级别增高,防护新型冠状病毒效果会越好。对于皮肤的影响,是成反方向的,防护级别越高透气性越差,对于皮肤的影响也越大。另外和连续佩戴口罩时间有关,时间越长,对皮肤的影响越大。所以我们在选用口罩时,要根据对病毒暴露的风险程度,正确选择相应级别的防护口罩,比如一般人群只是外出活动,可以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没必要戴N95口罩;在通风好的空旷地方及居家,是没有必要戴口罩的。 二、久带口罩会引起哪些皮肤问题呢? 长时间佩戴口罩,在皮肤上可能会引起脱皮、较深的压痕、红斑、破溃、过敏、感染等各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呢? 1、压痕和皮肤干燥:由于久带口罩,压力过大,在受压的部位出现了深深的印痕,很长时间不能消退,另外,皮肤长时间处于密闭环境及清洗次数增加,皮肤出现干燥、粗糙、脱屑的现象。首先我们在用肥皂流水反复几次清洗,将双手清洗干净,再用温和的香皂或者洗面奶温水清洗面部,水温不可过高,洗脸后用软毛巾及时擦干,外涂保湿霜、或者维生素E霜等,每日可外涂多次,加强保湿,有条件的可以敷面膜,根据压痕深浅的不同一般会在1-2小时内消退,皮肤状态也会逐渐好转。建议暂不用粉质的、隔离霜、或者美白类的护肤品。 2、皮肤感染:由于长时间戴口罩皮肤受压、摩擦,少数人在鼻梁、面颊、耳后等部位出现皮肤红斑、破溃、少量出血等情况,也就是大家说的“皮肤压疮”,未及时处理可能会出现皮肤感染,这种情况下,可以先酒精轻轻擦拭消毒,再用金霉素眼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涂,每日两次,预防和治疗皮肤感染。 3、皮肤过敏:有些人皮肤比较敏感,经常发生过敏,在戴口罩后由于密闭热气的影响,或者是对口罩成分的过敏,出现皮肤红斑、肿胀、严重的出现水疱、破溃等,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对于对口罩成分过敏的人群,可以在口罩的内层加两层纱布后再戴,避免直接接触引起的过敏。 皮肤出现单纯红斑、不破溃,可以用小毛巾冷水敷患处,每次20分钟,每日3-4次,肿胀明显的,可以外涂炉甘石洗剂,每日3-4次。 皮肤出现水疱和轻度破溃,可以用的生理盐水(输液用)冷湿敷,用法同上,皮肤收敛后,再选用弱效激素的药膏如地奈德乳膏,每日两次外涂患处,皮疹消退后停用。 总之,在常戴口罩的疫情期间,我们要正确选戴口罩,摘掉口罩后及时清洗皮肤,平时做好护理,如果出现问题学会对症处理。 在疫情期间做好防护,愿您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肌肤!  
2020.03
03
宅在家里怕长胖 可以试试“轻断食”
  远离新冠肺炎,眼下要尽量少出门、不聚会。不少白领宅在家办公,基本不运动,每天也没少吃,体重“蹭蹭蹭”地往上涨。怎么办?有人提议试试“轻断食”。 什么是“轻断食”?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博士刘佳介绍,“轻断食”并不是长期节食,而是有规律地以低热量的食物代替正常的三餐,帮助阻止赘肉的“成长”,降低脂肪含量。如果能结合适量运动,还有可能重塑肌肉线条。 “轻断食”方法不少,比如,隔日断食法就是头一天正常饮食,第二天将食量降到正常的25%~50%;还有5∶2断食法,即在一个星期之中有5天的饮食是正常的,另外两天食量降到正常的25%~30%,但这两个断食日不要连在一起。 不过,“轻断食”并非人人皆宜,要视个人身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这种饮食控制方法更适合肌肉较壮、身体超重、腰围过大、血脂升高且食量控制能力较差的人群。而且,在尝试“轻断食”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1.“轻断食”不是不吃东西,断食期间也要保证低热量的营养摄入。 2.断食要与运动结合,可进行散步等强度较小的运动,避免剧烈运动。 3.断食不能只考虑热量不考虑营养,同样是500千卡,吃果蔬比喝糖水更营养。  
2020.03
02
复工后的一天,请你跟我这样做!【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259)
  一、出门前正确佩戴口罩 1在人员密集场所从业的人员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在室内办公的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2戴口罩时保持手部干净,颜色深的一面朝外,拿好两侧系带,挎在耳朵上,挎好后把口罩撑开。双手按压口罩上边的钢丝,使其贴附于鼻梁,能够起到很好的密闭效果。 二、出行方式 1上下班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做好个人防护。 2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 3当乘坐网约车时,提前电话与司机沟通好上车地点。上车时选择在后排落坐,全程佩戴口罩,打开车窗,让空气流通,除必要的地点交流外,不要与司机攀谈。 三、进入办公场所前 1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若体温超过37.3℃,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2疫情期间,楼层不高时尽量步行,如果确需乘坐电梯,尽量选择人少的时候乘坐,并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手指直接接触电梯按钮后,不要直接触碰口、眼、鼻,并及时洗手。 3工作前清洗双手,时间不少于20秒。 四、进入办公区域后 1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不低于15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在能够保证适宜室温的情况下,可持续通风换气。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尽量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要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3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 4疫情流行期间尽量不开会、少开会、开短会,可采用视频会议等形式开会。如必须开会,应保持会议室通风,参会人员要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开会人员间隔至少1米以上。 5如需要公务外出,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 6办公场所如有员工食堂,建议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就餐。如无食堂,建议自备食物,避免外出就餐或外卖食物。 7工作期间可适当、适度做一些简便易行的运动。 五、下班回家后 1将自己身上所穿着的衣物进行更换,且外套和家居服要分开放置。 2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时长不少于20秒。 3将口罩摘下,并将口罩放在清洁、透气的袋子里,或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对手机和钥匙等下班途中触摸的用品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 六、规律作息 1正确看待疫情:通过国家权威信息平台获取疫情信息,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 2早睡早起:理性面对疫情信息,保持平和心态。 疫情期间,做好正确的自我防护, 就是在给我们的社会做贡献。 祝大家都能平平安安上班去, 健健康康回家来!  
2020.03
01
口罩能重复用多久?什么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口罩问题一次说清楚
   
2020.02
29
1 2 3 4 5 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