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消毒不可取,不仅无用还伤身
  视是否有病毒污染开展消毒 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据此,我们应该掌握的原则是:如果新型冠状 病毒污染小区、企业、办公场所和街面,大概率是在病人的飞沫能够到达的或者手经常接触的,并且有利于病毒留存的部位或地点。例如,门把手、 门铃按钮、电梯按钮、电梯内壁、楼梯扶手,病人停留过的室内环境等。对这些部位、地点,可根据需要进行消毒。当面临传染病威胁或者人群密集性活动时才有必要进行消毒。并且要精准消毒、科学消毒。而对于没有出现病人的场所,通常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出现病人的场所要尽早按规定进行消毒,密接人员、居家隔离人员,按照市疾控中心相关指引规范开展消毒。而对于没有出现病人的场所,通常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对于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公共交通工具、电梯间、办公场所、会议室场所、宾馆、超市、饭店等,没有出现病人或隐性感染者时,主要以加强清洁为主,对手经常接触的重点部位每天重点开展消毒。对于特殊人群,如快递小哥、警察、出租司机、家政人员,我们提倡以戴口罩、勤洗手,做好个人防护,避免 交叉感染为主。 过度消毒须引起公众更多重视   目前,过度消毒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外环境大范围消毒   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室外环境、空气、地面、绿植等,因空气流通、紫外线等因素,存在病毒的可能性极低,且地面、绿植手也不会去触碰,感染病毒的风险很低,在没有明确受到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不需要消毒。更不建议在小区、企业、办公场所等入口设立消毒通道,禁止街面进行大面积消毒。残留消毒剂对环境造成污染。   2.社区、单位对进入的人员、车辆等进行人体、车体消毒   这种做法不 可取。消毒剂对物品有腐蚀作用,特别 是对金属腐蚀性很强,对人体黏膜、皮 肤都有很强的刺激,会对人造成伤害。普通民众日常外出,全身被病毒 污染的可能性较低,完全没有必要全身消毒。衣服、车辆携带病毒的几率很低,接触病人或有明确污染时,才需进行消毒,疫情期间可适当增加清洁频次即可。   除上述问题外,我们还建议大家注意:   对于很少用手触及的室外场所及物品,如地面、绿植、墙面等,没有明确受到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不需要消毒;   社区、单位不需要对进出人员的鞋底进行消毒;   居民家庭、办公场所等室内下水管道不必经常消毒;   在加湿器中加入含氯消毒剂,加湿同时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的方式,会对室内的人员造成伤害;   消毒剂对物品有腐蚀作用,特别是对金属腐蚀性很强,对皮肤黏膜也有刺激;   残留消毒剂对环境造成污染,长期使用消毒剂对健康有影响,对物品有损毁。  
2020.02
23
都是身边的鲜活例子!赶紧停下这些错误行为!
  近日,湖北省襄阳市疾控中心发布了该市第一份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案例启示录,回顾了若干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感染经过。一个个鲜活案例,也给更多人敲响了警钟。 新冠肺炎不上心,扩散病毒染全家 魏某,女,31岁,家住襄阳市襄城区某小区。1月23日出现了发热的症状,但当时防病意识薄弱,未及时就医和自我隔离,仍然前往婆婆家探亲,最终导致丈夫、婆婆、公公和自己都确诊为新冠肺炎。 启示:在这个特殊时期,广大居民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时,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与家人隔离开。密切接触的家人也必须做好隔离观察等防护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选戴口罩有讲究,马虎大意招病毒 赵某,女,38岁,襄阳市某景区副食店店员。1月18日至21日在副食店工作,当时客流量较大,工作中有配戴口罩,但是佩戴不规范。1月22日至25日在家中未出门,1月26日出现发热38.9℃、干咳,29日就诊于中心医院被确诊。 启示:生活中很多人选购的口罩类型不符合要求,佩戴没有掩好口鼻,都会增加被感染的风险。选购和佩戴口罩时应有专业人员指导,做好自身防护,增强防疫能力。 探亲访友不可取,小心病毒找上你 朱某,女,49岁,家住襄阳市樊城区汉江北路。1月22日接待从武汉返襄探亲的亲戚在家留宿一晚,一家五口人与该返襄亲戚共同进餐。1月27日、1月31日、2月1日、2月5日、2月8日该家5人先后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最终一家4人被确诊为病例,1人为疑似病例。 启示:这是一起典型的因聚餐引起的聚集性案例。疫情当前,大家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抱有侥幸心理。要敢于向互相串门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说“NO”,不能把“小事情”演变成让自己追悔莫及的“大事情”。 节日聚餐最危险,心存侥幸祸难免 刘某,男,53岁,家住襄阳市襄州区。1月24日前往哥哥家参加除夕家庭聚会,聚餐人数多达12人,席中的侄儿、侄儿媳在武汉工作,于1月21日开车返回襄阳家中。1月27日刘某出现干咳、咳痰症状,2月2日由市中医医院确诊为新冠肺炎。该次聚餐人员共出现2例确诊病例,4例疑似病例。 启示:因节日聚餐引起的感染案例不胜枚举。在非常时刻,如果不听从告诫、不自我约束,一次聚餐,病毒就会找上门来。特别是体质弱的中老年人,一旦感染,后果严重,悔之晚矣! 点击查看↓↓↓  
2020.02
22
应急科普丨疫情期间食堂安全就餐,九条指南要记牢!
   
2020.02
21
乘公交如何做好防护?骑共享单车安全吗?出行必看!
   
2020.02
20
外出回家后,外套衣服应该怎样消毒?【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193)
    第一,日常的外套,回家以后直接挂在门口,把外面穿的衣服和家里穿的衣服分开就行,没有必要每天回去都对外套进行消毒处理。 第二,如果感觉到外套可能被污染,比如到医院去了,去探视病人,接触了一些有可疑症状的人,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外套进行消毒处理。尽量选用物理消毒,如果物理消毒不行才选用化学消毒。比如衣服只要耐高温,就可以选用56摄氏度30分钟这种方式,如果有烘干机,也可以把温度调到80度以上,烘干20分钟也可以达到消毒作用。 如果衣服面料不耐高温,也可以采用化学消毒剂来浸泡消毒,这几类消毒剂比较常用,一是酚类消毒剂,二是季铵盐类消毒剂,三是以84消毒液为代表的含氯消毒剂,这三类消毒剂做衣物的消毒都可以,一定要按照说明书的剂量来进行操作。这三种消毒剂也各有缺点,使用时要注意。酚类消毒剂有时候会让化纤材料着色,可能让它变色。84消毒剂等含氯消毒剂可能会对衣物有褪色作用,会漂白。季铵盐类消毒剂,如果跟洗衣粉、肥皂这些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起用,两边都会失效,既不能消毒又不能清洗。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消毒剂。  
2020.02
19
1 4 5 6 7 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