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请输入关键字
健康科普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治疗
后纵韧带骨化症,这个疾病在医学上被缩写成OPLL,如果你看到医生的诊断里有它,你就需要学习今天这篇文章了。 1960年Tsukimoto首先报道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简称OPLL)导致的颈脊髓病。由于黄种人中的高发倾向,目前的大宗研究报告均来自日本和中国。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于1980年发表了国人OPLL的临床研究报告,目前国内在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OPLL病因尚不明确。OPLL好发于颈椎,也可发生于胸椎。OPLL可压迫脊髓导致慢性脊髓病的症状;颈椎OPLL但没有合并慢性脊髓病症状者,在颈部受到轻微外伤时,易于出现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颈椎OPLL由于在椎管内占位,可直接压迫脊髓而引起相应的慢性颈脊髓病,其临床表现与脊髓型颈椎病相似,称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或脊髓型颈椎病合并颈椎OPLL。  颈椎OPLL的发生发展均较缓慢,颈脊髓对于渐进性的压迫又有很大的耐受性和适应性,因此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且进展缓慢。但颈椎OPLL一旦出现脊髓损害表现,往往为不可逆性进展;颈椎OPLL出现脊髓压迫症状的时间一般在中年以后;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以及有颈椎不稳定者可以较早出现脊髓压迫的临床症状。  轴性症状:在出现脊髓损害症状之前或同时,病人可以有轻微的颈部钝痛或僵硬等颈部轴性症状。另外,颈部活动受限一般比较明显,特别是侧屈。颈部活动受限的程度显然与OPLL在纵向上的范围有关,纵向上范围越长,椎间运动越少。  治疗  治疗原则  仅有颈部轴性症状,而没有颈脊髓损害症状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颈围领制动、口服消炎止痛药、活血化瘀中药、局部外用药、理疗等。严禁对OPLL所致椎管狭窄的患者行颈部重手法推拿按摩及大重量牵引治疗,以免导致严重的脊髓损伤。  由于颈椎OPLL出现脊髓损害后,往往为不可逆性进展,因此,对于已经出现慢性脊髓损害或者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颈椎OPLL应当尽早手术治疗。手术的作用包括减除静态压迫因素,以及通过融合手术消除颈椎椎间不稳定,从而达到缓解脊髓神经损害症状的目的。  综合文献报告,目前手术治疗OPLL所致脊髓病及神经根病的总有效率为70%左右。  颈椎OPLL手术入路及方式的选择尚有争论。由于颈椎OPLL多数合并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OPLL也常常对脊髓造成多节段的压迫,减压难以充分彻底;而且前路手术操作复杂,出现脑脊液漏及术中损伤脊髓的风险较大,因此颈椎OPLL目前多选择后路减压手术。  术前准备  影像学资料:  颈椎病合并OPLL的确诊有赖于影像学检查,全面准确的影像检查和分析有助于判断OPLL的病情,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颈椎病合并OPLL患者手术前应当进行X线平片、CT及MRI检查。  X线平片  X线平片是OPLL首选的检查方法。在已明确OPLL诊断者,还应加拍颈椎过伸过屈位侧位X线片,其价值在于可以发现颈椎不稳定节段,此处很可能伴有脊髓损害。在检查下颈椎时,因有肩部阴影的重叠,可使后纵韧带的骨化难以清楚显示。  X线平片的颈椎OPLL分型(Tsuyama,1984):1).节段型(Segmental Type):2).连续型(Continuous Type):3).混合型(Mixed Type):4).局灶型(或称孤立型circumscribed type):  颈椎OPLL分布可从C2齿突后缘至C7,部分可延续至上胸椎。OPLL以C3~6椎节最为多见,其中连续型多见于上颈椎,其它类型多见于下颈椎。  CT  CT被认为是诊断OPLL的金标准。CT能显示X线片不能发现的骨化或钙化,或早期低密度的骨化块;能够更加敏感的显示骨化块的厚度、形态、位置、范围、成熟度等。更重要的是,CT能显示椎管的形态和椎管狭窄的程度,还能显示黄韧带骨化,其与OPLL合并存在往往使脊髓功能丧失更加严重。CT与脊髓造影结合(CTM),除具备CT的上述优点外还可清晰地显示骨化块对硬膜囊压迫的程度及脊髓神经根受压后的形态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螺旋CT三维及矢状位重建比普通CT平扫可以更清晰直观地显示OPLL的形态、位置和范围,还能鉴别是连续型或是混合型的OPLL。CT横断片对于区分发生于椎间隙水平的局灶性OPLL与间盘钙化或增生的骨赘有一定困难,而螺旋CT矢状位重建能对其进行很好的鉴别,对于手术方案的制定有更好的指导作用。  MRI  MRI对钙化和骨化的显示不如X线片和CT直观敏感,其突出优点是能够清晰显示OPLL导致椎管狭窄及脊髓受压后形态变化及髓内的异常信号,评估脊髓受压程度,对OPLL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OPLL在MRI图象上表现为受累椎体后缘与硬膜囊之间的低信号区异常增宽,对于椎体前后径变宽而高度并未减低,或者失去正常凹弧形后缘的颈椎节段,都要高度怀疑OPLL的存在。  在颈椎病合并OPLL患者,MRI检查在T2加权像上可见髓内高信号,往往表明脊髓受损害最重的部位,既可以是脊髓受压最重处,也可以是颈椎节段性不稳的部位。  手术治疗  后路手术  颈椎病合并OPLL患者,多数采用颈后路减压手术。特别是多节段受累的各型OPLL。  后路手术包括椎板减压术及椎板成形术。椎板成形术在脊髓充分减压的同时,保留了颈椎后方大部分的稳定结构,通过颈椎后方肌肉的重建以及术后项背肌的训练来保障颈椎正常的顺列,保持了术后颈椎的稳定性,并且术后并发症少,优于椎板减压术。目前多数采用的椎板成形术为单开门或双开门椎板成形术,其中,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手术操作简单、安全、远期疗效满意,临床使用较为普遍。混合型OPLL存在骨化带之间的椎间关节明显不稳定者,在后路椎板成形术的同时,是否同时行侧块钢板固定植骨融合尚有争论。半椎板切除术也有一定的减压作用,也可采用。全椎板减压术后颈椎失稳发生率可达50%,而且术后可能因为脊髓失去终板的保护,易于受到继发性软组织瘢痕的压迫而使症状复发,一般不宜采用。  后路椎管减压手术的范围应根据影像学所示OPLL的范围及脊髓受压范围而定,由于OPLL的范围多数局限于C4-6的范围,因此颈后路减压的范围一般为C3~7。若OPLL向上延及C2齿突后缘并有相应脊髓受压,后路椎管减压手术范围可上延至寰椎后弓切除;若OPLL向下延及T1~T2,后路椎管减压手术范围也可相应延长至T1~T2;对于某些OPLL在椎管内侵占较大的情况,后路椎管减压的范围应当根据情况向上下超出一个椎节;对于合并上胸椎黄韧带钙化者,可以一并行上胸椎的椎管后壁切除减压术。  后路手术最大的优点是容易操作,对于颈椎严重损害、椎管狭窄严重者,安全性犹为重要。另外,减压范围不受限,由于术后OPLL可能会进展,椎管扩大应充分。  后路椎板成形术的并发症包括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颈椎不稳定、术后颈椎运动范围减小以及术后颈项部轴性症状等。其中C5神经根麻痹是椎板成形术后令人头痛的并发症,多数作者认为是由于椎管后方减压脊髓后移导致C5神经根拴系或受到牵拉所造成。虽然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预防由于C5神经根受到牵拉等所致的神经根损伤并发症,但幸运的是,多数出现术后神经根麻痹的病例在术后2年内可自动恢复。  前路手术  一般来说,局灶型或节段型OPLL伴有显著颈椎间盘突出者,混合型OPLL存在骨化带之间的椎间关节明显不稳定者,易于从前方减压者,可采用前路手术,前路手术减压方法包括骨化块切除和漂浮法;也有较长节段OPLL选用前路手术者。手术时一般均需一个或多个椎体次全切除及OPLL切除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植骨融合的方法可采用大块髂骨块或腓骨移植,也可在椎体间置入添有碎骨块的钛网,再结合椎体钛钢板固定。对于前路椎体切除过多,植骨融合内固定后稳定性仍然较差者,可以结合Halo-vest外固定。  前方减压的优点是直接减压,通过前方融合稳定受累节段颈椎。缺点是手术时间长、出血多,神经损伤的风险较大,对于合并椎管狭窄者减压不充分,手术范围仅仅局限在C3~T1;长节段的植骨还面临不融合和植骨块脱出的风险。当合并有硬膜骨化或骨化块与与硬膜粘连者,更容易发生硬膜损伤及脑脊液漏,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OPLL漂浮术,以达到脊髓间接减压的目的,该法并未切除OPLL,而是将骨化块与周围椎骨游离后使其旷置,术后在脑脊液的压力下,骨化块可逐渐向前移位,而使椎管扩大。骨化块的向前漂移需4-8周时间,平均6周。  由于OPLL常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其椎管有效容积极为有限,前路手术采用的后伸体位以及术中植骨时的振动均可能导致脊髓损伤,瘫痪加重。手术应当使用球磨钻,小心操作。  由于广泛的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将明显地影响颈椎生理活动,增加领近部位椎间盘的负荷,因此如OPLL超过3个节段,不宜选用前路减压手术。  此外,前路减压时还常常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横向减压范围不够,术后复查CT时,往往可以在CT的横断面上发现只是把OPLL的中间部分切除了,而两边的部分还依然存在。因此,在前路减压时,应当仔细研究CT的矢状位重建片和横断片,计划手术时OPLL切除的纵向范围和每一椎体的横向范围。应当仔细研究在CT横断片上OPLL距钩椎关节的距离,从而确定OPLL切除的横向范围。一般来说,在钩椎关节以内操作,不会出现椎动脉损伤的情况。  前后路联合手术  椎管狭窄合并局限型OPLL或者混合型OPLL伴有巨大椎间盘突出或显著增厚的局限性骨化块者,可以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减压,以最大限度地解除脊髓压迫,但前后路联合减压术,手术创伤较大,对病人打击较大,其疗效和并发症还需进一步临床检验。  前后路手术可分期进行,也可一期完成,取决于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和前路手术必要性的大小。首先行后路广泛减压,扩大椎管的有效矢状径,增加脊髓的有效空间(SAC-Space available for the cord),然后再行前路的局部减压,这样安排可以减少前路手术时神经损伤及脑脊液漏的风险。也可分期进行,手术间隔期间密切观察神经功能的变化,如果JOA评分功能有明显改善,也可以考虑继续观察。
2025.01
07
应急总医院骨科:髋关节镜手术开创运动医学新篇章
运动医学在现代医学技术中占据着一个独特且重要的地位。应急总医院骨科飞速发展,在运动医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髋关节镜手术作为骨科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已经在应急总医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众多患者带来了福音。 近期,应急总医院骨科成功为一位的运动爱好者实施了髋关节镜手术,这一典型案例充分展示了医院在髋关节镜手术方面的专业实力和技术水平。 热爱运动的李女士被不明原因的左侧臀部疼痛困扰1年余。她曾在北京多家著名三甲医院就诊,但所获得的诊断均不相同,分别给予各种治疗,也未有明显效果,甚至险些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推上手术台。这让李女士倍感焦虑和无助,担心自己的运动生涯就此终结。 在朋友的推荐下,李女士来到了应急总医院骨科杨敬医生就诊。杨敬医生详细询问了李女士的病史和症状,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并对既往所有的影像学检查进行回顾。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诊断技术,杨敬医生最终确诊李女士患有髋关节撞击征和盂唇撕裂。 应急总医院骨科运动医学团队迅速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决定为李女士实施髋关节镜手术。这一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非常适合年轻患者。 手术当天,由杨敬主任亲自操刀,凭借精湛的手术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地为李女士实施了髋关节镜手术。手术过程中,医生们仔细地分离和保护了髋臼盂唇,对其周围的骨赘进行了清理,并同步修复了撕裂的盂唇,最后打磨了股骨头侧的凸轮畸形后精准的缝合了关节囊。经过1个小时的紧张操作,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锻炼李女士的髋关节功能得到了显著的恢复,疼痛完全消失。她重新开始恢复正常生活,感受到了运动带来的快乐。李女士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对应急总医院骨科的专业技术和服务态度赞不绝口。她表示,是应急总医院骨科给了他新的希望和机会,让她能够继续享受生活。   据悉,髋关节被坚韧的关节囊所包裹,相比于其他部位的关节镜手术,髋关节镜手术入路更困难、操作难度更大、技术要求高,目前在国内能够全面开展髋关节镜手术的医院屈指可数。杨敬医生表示,髋关节是全身最深的关节,周围肌肉和神经血管众多、关节囊坚韧厚实,这些都给手术操作带来了不少难题。传统的髋关节切开手术切口长、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时间长,早期的髋关节镜手术又存在着需要透视和会阴柱牵引等问题,会给患者带来辐射伤害和众多并发症。我们科室开展的无会阴柱、无透视髋镜技术,避免了术中多次辐射和会阴部神经挤压损伤的风险,在关节镜下准确评估髋关节内病变位置及其范围,安全地进行关节内盂唇及骨性的相关操作,仅2-3个切口即可解决人体最深关节的大问题,是一项更安全、更微创的髋关节镜技术。   作为应急总医院骨科的代表性技术之一,髋关节镜手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髋关节疾病的治疗中。除了髋关节撞击症外,还包括髋关节游离体、盂唇撕裂、滑膜疾病等多种疾病。通过髋关节镜手术,医生可以更加精准地诊断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应急总医院骨科在运动医学领域的高速发展,不仅得益于医院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支持,更离不开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未来,应急总医院骨科将继续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这一成功案例不仅展示了应急总医院骨科在髋关节镜手术方面的专业实力和技术水平,也体现了医院在运动医学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卓越贡献。未来,应急总医院骨科将继续秉承“患者至上、精益求精”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2025.01
07
依托考昔抗炎,要注意这些
典型病例:73岁的李大爷患有慢性骨关节炎和高血压多年,这些年病情反复发作,最近膝关节疼痛加重,他开始服用依托考昔片,并且与降压药同服,让他没想到的是,虽然疼痛症状得到了缓解,但是服药期间却频繁出现高血压。于是,他来到应急总医院骨科门诊就诊,医生经过详细问诊后,向李大爷细致讲解了服用依托考昔的注意事项,尤其是依托考昔与血压的关系后,他才恍然大悟。幸好就医及时,李大爷最终转危为安。 应急总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王大民介绍说,依托考昔片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被批准用于骨关节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原发性痛经等治疗。主要副作用有头痛、头晕、下肢水肿、血压升高、胃肠道反应等,甚至还会导致肝功能的改变。 那么,如何科学、正确、合理服用依托考昔呢?从门诊接诊和临床观察来看,使用依托考昔时需要注意以下9点: 1、用药期间若出现胸痛、气短、无力、言语含糊等症状和体征,应立即停药并前往医院就医,在骨科或心血管内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对症及对因处理,千万不能延误和大意。 2、有的患者服用依托考昔会引起更频繁的高血压,因此服用依托考昔期间,要进行血压监测,出现血压高有可能是用药引起的副作用,出现血压升高后要立刻停药,多喝温开水促进药物代谢,能快速缓解症状。依托考昔片不能与降压药同时服用,依托考昔片的功能是解热镇痛消炎,但有升高血压的副作用。 3、在服用依托考昔期间,应避免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或者阿司匹林合并用药。同时要注意,如有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充血性心衰的患者、确诊的缺血性心脏病、外周动脉疾病或脑血管病的患者,都应禁止使用依托考昔片。 4、服用依托考昔期间,可能会导致上消化道溃疡并发症的发生,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对症状或体征提示肝功能异常,或经化验证实肝功能异常患者,应及时就医。 5、依托考昔适用于治疗骨关节炎急性期和慢性期的症状,或者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一般推荐剂量是30毫克,一天服用一次,最长服用8天。对于症状不能缓解的病人可以增加到每天60毫克,一天一次,服用4周后如果疗效仍不显著,应采取其他治疗手段。 6、对于正在服用依托考昔的老年人,以及肾脏、肝脏或心脏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和监测,如果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化,应咨询医生采取适当的措施,包括终止治疗。 7、当本品与下列药品同时应用时,应考虑其相互作用,包括华法林或类似药物,氨甲喋呤、利福平、利尿剂,例如呋塞米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例如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II拮抗剂,例如氯沙坦、锂盐,口服避孕药,使用时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8、服用依托考昔期间,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如果肝功能持续异常,要及时在医生指导下停药。 9、妊娠期妇女、儿童应避免使用依托考昔,哺乳期妇女使用期间要暂停哺乳。 王大民主任说,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到来,骨关节炎发病率逐年升高,骨关节炎是一种关节的退行性病变,老年人多发,以膝关节部位最常见。骨关节炎主要症状是关节痛。对于骨性关节炎的治疗,第一,可以应用非甾体消炎药物,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第二,氨基葡萄糖具有保护软骨的作用;第三,钙片以及骨化三醇,具有预防骨质疏松以及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第四,双醋瑞因作为一种新的白介素-1抑制剂,可以显著地改善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依托考昔片仅仅能够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一般而言,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过程中,消炎镇痛药的作用基本限于短时间的缓解症状,而这些药物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建议做好对因治疗,例如减少嘌呤的摄入,促进尿酸的代谢等。适当的活动会使骨关节炎的疼痛症状减轻,但如果活动过多,疼痛会加重。患者平时要适当休息,合理运动,避免爬楼、爬山等活动,以缓解关节疼痛,也可以借助拐杖等器具来减轻关节负重,防止关节机械性损伤。
2025.01
07
膝关节还是“原装”的好--浅说HTO手术(胫骨高位截骨术)
关节骨科门诊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中老年朋友: “医生,我膝盖下蹲困难,或蹲下后站不起来。” “医生,最近我膝盖上下楼梯特别不舒服。” “医生,我膝盖疼,还变形了。” ··· ··· 其实,他们可能都患上了同一个疾病——膝骨关节炎。   膝骨关节炎,也叫做膝关节退变,常常是导致中老年人群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根据报道,60岁以上人群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达50%,而70岁以上人群中有约80%患有膝骨关节炎,其中女性居多。   我们都知道,任何疾病都分为早中晚期的,膝骨关节炎也不例外,对于不同分期应采取有差别的、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早在2018年,中华医学会《骨关节炎诊疗指南》提出了膝骨关节炎的阶梯治疗方案,包括第一级的基础治疗,第二级的药物治疗,第三级的修复性治疗和第四级的重建治疗。今天我们介绍一种保膝手术——胫骨高位截骨术。   今天我们介绍一种保膝治疗—胫骨高位截骨术。   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原理是什么? 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是对于膝内翻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内侧痛),通过胫骨近端截骨,把膝关节的力线(受力点)从发生炎症和磨损的膝关节内侧间室,转移到相对正常的外侧间室,从而阻止内侧软骨的磨损,达到缓解关节炎症状并延长膝关节寿命的目的。     左图术前测量下肢力线内移为膝内翻,通过胫骨高位截骨术对下肢力线进行调整,将膝关节重心从疼痛的内侧(左图)调整到中间略偏外侧(右图),然后用钢板固定维持,这样缓解膝关节内侧疼痛症状,患膝恢复正常运动功能。   什么情况下需要(可以)做胫骨高位截骨术?   上面讲到,针对疾病的不同阶段,可以选择相对应的治疗放方案。对于膝骨关节炎,如果是很晚期的全关节病变,可能要选择膝关节置换手术。而对于膝关节仅仅内侧疼痛又存在内翻畸形(O型腿)、关节活动度良好的患者,则宜尽早行胫骨高位截骨手术,这时再熬一熬可能就错过了保膝时机,等到恶化了就只能做关节置换了。 膝关节置换(TKA)是对膝骨关节炎发展到最后阶段的治疗方法—对“果”的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大多只能进行活跃程度较轻的运动,比如行走、骑自行车、高尔夫等。 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是通过矫正力线、去除造成膝关节关节炎的主要病因、阻止关节炎的进展、甚至逆转关节炎的方法—对“因”的治疗。胫骨高位截骨术后患者可以进行高活跃程度的运动,比如:竞技运动、跑步、网球等等,而且使用的还是爹妈给的“原装关节”。 小  结   总的来说,胫骨高位截骨术是一种保膝手术,通过对下肢力线的调整,达到缓解膝关节内侧疼痛、避免后期行人工关节置换。如果膝关节出现退变、疼痛,影响正常生活,需要尽早去找专业的关节骨科或运动医学医生诊疗,医生通过检查对膝关节进行评估,科学地制定分级治疗方案,能保守争取不手术,能手术保膝争取不置换,需置换也不拖延,让关节得到最合适的治疗。   典型病例   病例一:王某某,女,54岁,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膝关节内翻畸形,疼痛2年,于我院行胫骨近端截骨矫正术,将膝关节受力点外移,改善膝关节症状。 病例2:张某,男,51岁,左膝关节骨关节炎伴外翻畸形,给予行截骨矫正,将下肢力线恢复,改善腿型的同时解决关节炎疼痛问题,术后恢复满意。
2025.01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