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总医院亮相医美盛会,展现美容外科发展新姿态
6月27日至29日,一场聚焦医美前沿技术的学术盛宴“终南论术——2025MSG第二届中国躯体年轻化论坛暨腹壁整形学习班第四期”在西安举行。应急总医院美容外科专家陈育哲等一行4人,与来自全国各大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共计200余人齐聚一堂,与巴西、韩国等全球顶尖专家共同探索躯体年轻化技术的新进展,携手共创中国产后修复领域的新纪元。 大会现场座无虚 席据了解,MSG医师联盟全称为Mommymakeover Surgeon Group,是一个由专注于乳房整形、腹壁整形、臀部整形、脂肪整形等整形美容外科医生组成的非营利性专业学术团体。该联盟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栾杰教授、应急总医院陈育哲教授共同担任名誉主席,两位教授在整形外科领域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MSG联盟躯体年轻化学术论坛旨在搭建一个高端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联盟的核心理念是产后修复的本质在于以医学精度兑现人文关怀;联盟始终秉持分享原则,通过开放协作加速行业创新升级,畅通产后女性的修复之路。 MSG联盟发起人为陈育哲教授、栾杰教授颁发证书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观念的转变,爱美者对美的追求愈发迫切。应急总医院美容外科为了给爱美者提供高质量、专业化的医疗服务,聘请了一批在整形美容领域具有深厚造诣和丰富经验的权威专家,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整形美容专家团队。此次组队参加高端学术论坛,是应急总医院推动美容外科向更高层次发展、提升医院在医美领域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陈育哲教授与巴西腹壁整形之父Osvaldo Saldanha教授 本次论坛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手术演示、学术论坛、腹壁整形培训三个精彩板块。陈育哲教授作了题为《躯干年轻化策略》的学术报告。他从MSG的理念和发展历史入手,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躯干年轻化的各种策略,既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又有独到的专业建议,让参会人员收获满满。 陈育哲教授作报告 在学术交流环节,应急总医院参会人员与大家围绕整形外科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各抒己见,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这种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不仅促进了同行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也为应急总医院美容外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借鉴。 应急总医院美容外科参加此次论坛,不仅展示了自身的实力和风采,更坚定了发展的信心与决心。未来,应急总医院美容外科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更多爱美者带来美丽与自信,为推动医美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美容外科 审核:院办公室 作者: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5.07
03
平衡“黑科技”登场:应急总医院康复医学科为患者稳住健康根基
典型病例:一跤摔出“平衡危机” “叮咚!叮咚!”门铃急促响起,65 岁的陈阿姨却坐在沙发上,迟迟未起身。三个月前那惊魂一幕仍历历在目:起身开门瞬间,她突然失去平衡,重重摔倒,右髋关节骨折,至今钢钉仍支撑着身体。2025 年《老年医学防跌倒白皮书》显示,跌倒已成为 65 岁以上老人死亡首因,而视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系统这一“人体平衡三剑客”的失灵,往往是罪魁祸首。 平衡“密码”:人体自带“精密仪器” 平衡,是身体保持稳定姿势,在运动或受外界干扰时自动调整维持姿势的能力,是日常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石。当我们闭眼单腿站立,眼睛如扫描仪确认环境、提供空间定位;内耳前庭系统似生物陀螺仪,感知头部转动倾斜;足底传感器向大脑发送压力信号,让大脑了解身体压力分布。然而,高龄、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关节损伤、长期卧床等因素,都可能让这个精密系统“罢工”,引发跌倒骨折甚至更严重后果。 平衡测定与训练系统 科技利器:平衡测定与训练系统“大显身手” 在应急总医院康复医学科,一台闪烁蓝光的先进设备——平衡测定与训练系统,正上演“平衡保卫战”。它如同经验丰富的“平衡侦探”,通过感应器精准捕捉平衡“密码”,运用精密运算程序,对重心轨迹、摇摆系数等人体平衡能力多项指标进行处理分析。不仅能精准判断平衡功能障碍及严重程度,深入分析相关因素、预测跌倒风险,还能为康复治疗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准确判断疗效与预后,让康复之路清晰可见。 患者正在进行平衡测定与训练 患者正在进行平衡测定与训练 趣味训练:科技游戏开启康复新体验 当尖端科技遇上趣味游戏,平衡训练焕发出全新活力。患者在打砖块、射击游戏等核心游戏中,不知不觉提升平衡能力。游戏化训练有效减轻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在欢声笑语中放松身心,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训练。正如李阿姨在训练日志中所写:“原以为在玩体感游戏,没想到治愈了我的跌倒恐惧症。” 平衡测定与训练系统 适用人群:这些群体急需平衡守护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帕金森、多发性硬化、小脑疾患、脑肿瘤、脑瘫、脊髓损伤等患者,平衡功能常受影响,需专业评估与训练。 骨关节疾患与损伤:骨折及骨关节疾患、截肢、关节置换及各种运动损伤、肌肉疾患及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平衡恢复是康复关键。 慢性病老年人群:高血压、糖尿病、肌少症、骨质疏松等患者,平衡能力下降,跌倒风险增加,需加强平衡训练。 特殊职业人群:对平衡功能有特殊要求的运动员、飞行员及宇航员,需通过专业训练保持最佳平衡状态。 耳鼻喉科疾患:各种耳石症、美尼尔眩晕症患者,平衡功能受损,需针对性治疗与训练。 在平衡健康守护的征程中,应急总医院康复医学科凭借先进的平衡测定与训练系统,已为数十例患者成功开展平衡训练,收获显著成效。众多患者在接受训练后,平衡能力明显提升,日常活动更加自如,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曾经因平衡问题而小心翼翼、行动受限的他们,如今能更自信地迈出每一步,重新拥抱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一高科技设备带来的不仅是身体机能的恢复,更是生活希望的重新点燃。 康复医学科团队 应急总医院康复医学科始终以患者为中心,用科技与专业为平衡功能障碍患者排忧解难,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成为众多患者重获平衡生活的福音之地。 若您或家人正受眩晕、失衡、跌倒等问题困扰,欢迎咨询。 运用科技维护生命平衡,让每一步都踏出安心! 门诊地点:应急总医院住院楼2号楼1层康复医学科门诊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 8:00 - 11:30;13:00 - 17:00 咨询电话:87935472、87935471 来源:康复医学科 审核:王学英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5.07
03
自然资源部机关服务局到应急总医院调研座谈
6月27日,自然资源部机关服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军民一行到应急总医院开展专题调研,围绕为自然资源部干部职工建立就医服务通道进行深入交流。应急总医院院长吴迪全程陪同并主持座谈,医院相关领导及科室负责人参加活动。 座谈交流 会上,吴迪介绍了医院近期改革发展取得成就、两个国家级中心以及医疗服务绿色通道建设情况。他指出,医院紧盯部党委“建强应急总医院”工作指示,以应急医学研究、尘肺病诊疗两个“中心”建设为牵引,打造“大急诊、强门诊,大专科、强综合”的应急特色学科体系,创建应急型、管理型、服务型、科研型等“四型”医院,履行国内重大灾害事故医疗救援、跨国(境)救援医疗救护等职责,奋力推动转型升级,着力为部系统及相关单位提供全面医疗服务保障,在各个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希望以此次调研活动为契机,与自然资源部深化合作,持续探索医疗服务保障模式、打造医疗服务品牌。 张军民高度评价医院改革发展、转型升级成果,对医院为自然资源部建立医疗服务保障机制,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保障表示感谢。他指出,自然资源部党组高度重视干部职工工作,始终坚持把关心关爱干部职工健康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提升干部职工归属感、幸福感,激励奋发有为干事创业劲头。与应急总医院开展医疗服务保障合作是落实部党组工作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为部干部职工及家属办实事的生动实践。期待双方不断加深互动,依托应急总医院两个国家级中心的平台和专业技术力量,在自然资源部系统干部职工就医、身心健康保障等方面开展合作,尽快促成双方医疗服务协议签订及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会后,张军民一行参观了应急总医院就医服务保障工作开展情况,详细了解了康复、消化、急诊、影像科等特色科室。 来源:医疗服务发展处 作者:张帆 主办:融媒体中心 监制:彭雪征 编辑:莫  鹏
2025.06
28
应急总医院院长吴迪应邀出席第十九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
6月27日至29日,第十九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在重庆召开,本届院长年会的主题为“新现实下的守正与创新”。应急总医院院长吴迪应邀出席大会并作演讲。 在焦点论坛—高质发展  向“新”而行环节,吴迪院长作了《智护生命·慧暖民心,AI驱动国家应急医学救援与智慧医院新动力》主题演讲,他从应急总医院发展概况、AI赋能国家应急医学平台建设、AI隐形助手打造就医无感体验及未来展望四个层面进行了介绍。重点围绕创建“四型”医院、全国应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技术赋能打通120急救平台、5G急救账户模式、数智赋能为医院带来的变化等方面,分享了医院在信息化、智慧化路上改革创新的做法及成果,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关注及好评。 吴迪院长在本届院长年会的精彩演讲,进一步树立了医院在数智赋能方面的良好形象,提升了医院在全国医疗领域的影响力。 主办:融媒体中心 监制:彭雪征 编辑:莫  鹏
2025.06
29
【喜报】程庆好荣获朝阳区“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可喜可贺 6月25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公布2025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应急总医院麻醉科副主任、疼痛科主任、手术中心主任程庆好凭借其在急危重症救治、疼痛医学创新、基层医疗帮扶及国际救援等领域的突出贡献成功当选。   创新技术突破 提升救治水平 程庆好深耕麻醉领域二十余年,取得多项突破,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并获发明专利。2014年7月,他带领团队在北京市率先开通呼吸道梗阻24小时绿色通道,显著提升了急救效率。团队在急危重症救治方面经验丰富,成功案例包括护航心源性休克患者完成高难度手术、3分钟内为七旬老人取出致命气道异物等。2019年,他牵头创建疼痛科,以脊柱内镜微创技术为核心特色。科室年均接诊超万人次,手术量达数千台,微创治愈率居行业前列,惠及大量脊柱疾病患者。2024年3月,团队成功为一名90岁高龄患者实施了高难度脊柱微创手术,患者术后次日即可站立。 患者重获新生与程庆好合影   致力科普传播 助力基层医疗 为改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程庆好自2021年起积极利用短视频平台向大众科普疼痛疾病知识,累计发布科普视频数百条,吸引粉丝近百万。其科普内容有效指导了患者及时就医,一位内蒙古牧民观看科普视频后选择就医,及时接受了手术治疗,解除了病痛。2025年,以程庆好命名的团队工作站在内蒙古正蓝旗人民医院正式落户,通过“1+N”帮扶机制,团队向当地医务人员传授技术,助力该院在一年内独立开展5项新技术,有效提升了当地诊疗水平,被当地誉为技术扎实、持续支持的团队,成为乡村医疗能力提升的范例。 程庆好在正蓝旗人民医院为患者诊治   参与国际救援 践行医者使命 程庆好积极参与国内外重大灾害医疗救援工作。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48小时内即赶赴一线参与救治。2019年,他作为中国救援队成员远赴莫桑比克灾区执行防疫任务。还曾响应印尼海啸、贝鲁特大爆炸等国际灾害救援任务,展现了我国医疗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国际担当。 程庆好参与国际医疗救援接受央视采访 2024年,程庆好获评由新京报社主办,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指导的第十七届“感动社区人物楷模奖”。 朝阳区“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活动由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区科学技术协会、中关村科技园区朝阳园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市朝阳区预防医学会协办。经广泛推荐、专家评审、联合审查及社会公示等环节,最终评选出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和10支“最美科技工作者团队”。   来源:科教处 主办:融媒体中心 监制:彭雪征   编辑:莫  鹏
2025.07
01
1 2 3 4 5 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