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参加中国-上海合作组织交流活动,共谋应急救援新篇
5月11日至13日,第八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边境地区紧急救灾部门负责人会议暨中国—中亚应急管理边境合作交流活动在上海举行,来自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蒙古等国家边境地区紧急救灾部门负责人、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UN-SPIDER 北京办公室代表线上线下参会。应急总医院(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应急医学建设办公室主任刘智代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紧急救灾部门应急医学救援合作中心参加会议并作发言。 第八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边境地区紧急救灾部门负责人会议现场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紧急救灾部门应急医学救援合作中心是2024年由应急管理部依托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应急总医院)组建的上合组织框架下首个专注于应急医学救援领域的专业合作平台,承担着中国与上合组织在应急医学救援领域的国际交流、区域协同合作等多项职能。 刘智主任在发言中介绍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紧急救灾部门应急医学救援合作中心的工作情况。他指出,5月12日既是全国防灾减灾日又是国际护士节,在这样一个特殊意义的日子里探讨应急医学救援国际合作意义重大。中国应急管理部高度重视中国与上合组织各国在应急医学救援中的交流与合作,依托应急总医院组建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紧急救灾部门应急医学救援合作中心。中心成立以来,积极构建国际交流机制,在应急医学救援、职业健康、心理干预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与技术咨询;开展了生命安全能力启蒙与提升项目,成功举办“应急红玫瑰”、“应急少年”,以及面向应急医学救援专业人员的援外培训项目等。中心于2025年4月成立了“呼吸内镜培训基地”,同步启动呼吸机使用技术、现场救援气道维护能力培训,并计划向各上合组织成员国捐赠价值近400万元的呼吸机等医疗设备。这些“小而美”的落地项目既是贯彻“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的务实行动,也是推动上合组织国家加强互相支持,深化互利合作,高质量创新发展,为成员国人民带来切实福祉的重要举措。 应急总医院应急医学建设办公室主任、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刘智发言 会后,刘智主任参加了中俄(罗斯)代表团双边会见。 刘智主任与俄罗斯紧急情况部代表合影 面向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倡议,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紧急救灾部门应急医学救援合作中心将积极响应,聚焦发展动能推陈出新。计划通过组建专家库和开展专项项目,推动新兴技术快速转化应用于应急救援实践和应急救援人员职业安全保护;继续强化生命安全培训,持续提升全人群生命安全应急能力;举办2025国际应急医学救援论坛和应急医学装备技术博览会,深化区域技术创新与产能合作,以务实工作全面落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助力“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建设。 来源:应急医学建设办公室 作者:祖洁琛、王霁冉 审核:刘智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5.05
14
第十八届气管镜高级研讨会暨呼吸介入诊疗技术学习班在京圆满落幕,共筑呼吸介入医学新高峰
2025年4月25日至28日,一场医学盛会——第十八届气管镜高级研讨会暨呼吸介入诊疗技术学习班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为2025年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由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应急总医院、北京整合医学学会介入诊疗转化医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感染性肿瘤专委会联合主办,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应急总医院承办。会议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创新模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权威交流专家,线下参会人员近300人,线上最高在线人数达1.4万,总上线人次高达20.6万,充分彰显了此次研讨会在呼吸介入医学领域的广泛影响力和强大吸引力。 大会开幕 座无虚席 盛大开幕:群英汇聚,共启呼吸介入新征程 4月26日上午8点半,大会开幕式在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应急总医院院长吴迪院长代表医院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应急总医院科教处高艳处长主持开幕式。 吴迪院长致辞 吴迪院长在致辞中感慨万千:“过去的十八年,是应急总医院呼吸介入技术从蹒跚起步到实现超越的非凡历程。我们共同见证了周云芝主任团队为攻克呼吸疾病难题,日夜钻研、不懈奋斗的身影。如今,应急总医院呼吸介入技术已站在国内前沿,这是全体呼吸介入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大会主席、项目负责人、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应急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周云芝教授发表了讲话。她表示,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及同道一如既往的支持、关心与厚爱,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以“技术共享、人才培养、协同救援”为核心使命,推动呼吸介入标准化诊疗体系的互鉴互融,为跨国灾难医学救援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周云芝主任发言 此外,北京整合医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马少华,国家卫健委呼吸内科内镜诊疗技术专家组副组长、北京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和介入专科医师分会会长、密云医院院长王广发,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呼吸病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主任李强,全军呼吸内科专科中心主任、空军军医大学肺部疾病研究所所长、唐都医院内科学系主任金发光,北京医学会呼吸内镜和介入学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垂杨柳医院呼吸中心学科主任张杰,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免疫治疗委员会主委、中国肺癌联盟成员北京分联盟副主席、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张力等领导和专家也先后登台致辞。他们以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从不同角度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中国呼吸介入医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殷切的期望。 马少华副会长致辞 王广发教授致辞 李强教授致辞 金发光教授致辞 张杰教授致辞 张力教授致辞 陈良安教授视频致辞 高艳处长主持开幕式 技术培训与展示:实战演练,锻造呼吸介入精兵强将 作为大会主办单位,应急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呼吸介入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已成为医院的一张闪亮名片。科室团队凭借精湛的技艺、丰富的经验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每年完成各类呼吸介入手术5000余例,为数万名饱受良恶性气道疾病折磨的患者解除了病痛,赢得了患者的高度赞誉和同行的广泛认可。 技术培训与展示 技术培训与展示 技术培训与展示 技术培训与展示 技术培训与展示 为了让与会学员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掌握呼吸介入技术操作要点,会务组克服了重重困难,精心筹备,将先进的培训设备及逼真的模拟模型运抵会场。在一天紧张而充实的基础理论授课之后,手把手培训环节正式开启。培训现场,专家们耐心细致地指导学员,从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到关键的技巧要点,都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学员们则全神贯注、虚心求教,积极实践操作,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经过严格考核,培训合格的学员均获得了支气管镜技术培训结业证书,这不仅是对他们学习成果的肯定,更是他们未来在呼吸介入领域继续前行的有力凭证。 技术培训与展示 技术培训与展示 技术培训与展示 技术培训与展示 技术培训与展示 学术论坛:智慧交锋,引领呼吸介入新方向 本次大会以传承发扬、创新提升为宗旨,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精心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呼吸医学界的顶尖专家和业界翘楚齐聚一堂。在学术论坛环节,60余场精彩纷呈的专题讲座如同一场场知识的盛宴,让线上线下数万名参会者沉浸其中,收获颇丰。 专家授课 专家授课 专家授课 专家授课 专家授课 讲座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气管镜各项技术及呼吸学科学术创新、前沿技术、临床规范、经验分享、质量控制、成果转化、科研能力提升等多个维度。专家们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呼吸介入医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专家授课 专家授课 专家授课 专家授课 专家授课 专家授课 认真聆听 这60余场主题鲜明、干货满满的专题讲座,不仅为参会者们带来了前沿的学术知识和实用的临床技能,更进一步明晰了学科发展的前景和方向。专家们多年来在临床实践中的探索与积累,为推动介入呼吸病学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进修园地分享:薪火相传,共筑呼吸介入梦想家园 在进修园地分享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6名进修学员满怀激情地分享了自己在应急总医院的学习经历。他们用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在科室中感受到的浓厚学术氛围和团队温暖。 进修分享 进修分享 进修分享 “在应急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医学殿堂。导师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湛的医术,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不仅传授给我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培养我们的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这里,我们每一步的成长都离不开科室的悉心培育,每一步的攀登都充满了力量与温度。”进修学员们的分享情真意切,引发了现场参会者的强烈共鸣。 进修分享 进修分享 进修分享 手术观摩与直播:技艺精湛,展现呼吸介入卓越风采 作为大会的一大亮点,手术观摩及直播环节一直备受关注。本次大会延续了往年的精彩传统,周云芝教授团队精心准备了20余台高难度、高水平的手术,涵盖了硬质镜、激光、氩气刀、冷冻、球囊扩张、支架置入、EBUS-TBNA等多种先进技术。 手术观摩与直播 手术观摩与直播 在手术现场,周云芝教授团队成员们以精湛的技艺、严谨的态度和默契的配合,为与会人员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的手术演示。每一个操作步骤都流畅自如,每一个细节处理都恰到好处,让观摩者们不禁为之赞叹。 手术观摩与直播 手术观摩与直播 与此同时,手术过程通过高清镜头实时直播,让线上线下的参会者都能清晰地看到手术操作的每一个环节。专家们还结合手术过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分享了手术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这种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让与会人员仿佛置身于手术台前,亲身体验到了呼吸介入技术的魅力,受益匪浅。 圆满落幕:携手同行,共创呼吸介入美好未来 4月28日下午,为期4天的大会在紧张而有序的节奏中圆满落幕。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学术氛围浓厚热烈,专家们毫无保留地分享了最新的学术进展、操作规范、创新理念、诊疗技术及临床经验。手把手实战演练让学员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进修园地交流互动则为学员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 颁发证书 颁发证书 颁发证书 合影留念 周云芝主任率领团队表示:感谢各位领导的高瞻远瞩和大力支持,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感谢各位专家同道们的积极参与和无私分享,让我们的学术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这次大会让我们深化了合作,凝聚了共识,加深了友谊。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引领前沿、聚焦实践、交流合作、共促发展”的目标,携手推动我国呼吸介入诊疗技术迈向更高水平,为更多患者点燃生命的希望。 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 第十八届气管镜高级研讨会暨呼吸介入诊疗技术学习班的成功举办,为中国呼吸介入医学领域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共同进步的高端平台,也为推动我国呼吸介入诊疗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相信在全体医学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呼吸介入医学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作者:王晶晶 审核:周云芝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5.04
30
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召开首次工作(扩大)会
2025年4月25日上午,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应急总医院)继中心班子组建以来召开首次工作(扩大)会。会议由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主任、应急总医院院长吴迪主持,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副主任吴宗之,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副主任、应急总医院副院长刘晓川等班子成员参加,另邀请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世科以及应急总医院应急医学建设办公室、医务处、科技教育处、药学部、呼吸内科、中心实验室、信息中心等相关职能处室、临床科室负责人参加。 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主任吴迪主持并讲话 吴迪主任在讲话中强调了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并肯定中心所取得的成绩,鼓励班子成员一定要抓住机遇开创工作新局面。刘晓川副主任立足医院发展大局,结合中心建设目标汇报了中心近期主要工作计划,主要包括探索建立中心高效运行管理机制,促进尘肺病诊疗及其培训、研发转化、GCP、人才培养等发展,开展体系化建设及公益事业等方面。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秘书长李宝平汇报了中心主要工作的具体进展情况。 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副主任刘晓川汇报近期主要工作计划 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秘书长李宝平汇报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与会人员纷纷献言献策,中心副主任吴宗之主要介绍了国家职业病、尘肺病的发展历程、主要政策支持及发展状况,强调构建顶层设计对中心发展的重要性。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世科强调职业病防治也是应急医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作为两个中心今后联合研发转化的重点。随后天津大学卫生应急医学学院郭丽琼教授交流了职业病相关的专业研究。 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副主任吴宗之讲话 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世科讲话 会议现场 吴迪主任最后作总结讲话,他指出,建设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应急总医院倍感使命光荣,要紧紧围绕统筹尘肺病预防、监测、诊断、治疗、康复等一体化建设,促进教学、科研、转化等全面发展的整体目标,坚持高起点、高定位,做好顶层设计。要结合发展实际做好岗位职责、制度建设,分工协作、统筹推进。通过体系化建设整合全国资源,强弱项、补短板,注重GCP、中医融合、国际交流等方面创新发展,高效推进中心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秘书处 撰稿:王兆霞 审核:李宝平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5.04
29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紧急救灾部门应急医学救援合作中心呼吸内镜培训基地”落户应急总医院
经应急管理部批准,4月26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紧急救灾部门应急医学救援合作中心呼吸内镜培训基地”在应急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正式揭牌,标志着中国与上合组织各国在呼吸介入领域的国际合作迈入机制化、实战化新阶段。揭牌仪式在应急总医院“第十八届气管镜高级研讨会暨呼吸介入诊疗技术学习班”开幕式上举行。 荣耀时刻 应急总医院院长、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吴迪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应急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经过长期深耕,始终引领学科技术前沿,诊疗水平与创新能力得到患者及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可。“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紧急救灾部门应急医学救援合作中心呼吸内镜培训基地”在应急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揭牌,并与应急总医院现已揭牌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培训基地”一体化运行,将为上合组织各国相关人员在呼吸机使用技术、呼吸内镜操作技术及现场救援气道维护能力提升等领域提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方案。未来,应急总医院也将以此为新平台、新起点,持续深化与上合组织、“一带一路”各国在呼吸介入技术培训、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产业发展等领域全方位、深层次合作,为“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高质量创新发展添砖加瓦。 应急总医院院长吴迪致辞 应急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周云芝在开幕式中表示:呼吸内镜技术作为急危重症救治的“火眼金睛”与“生命通道”,在应急救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基地将以“技术共享、人才培养、协同救援”为核心,搭建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呼吸内镜技术交流的桥梁,推动标准化诊疗体系的互鉴互融,为跨国灾难医学救援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周云芝主任发言 在热烈的掌声中,吴迪院长与周云芝主任共同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紧急救灾部门应急医学救援合作中心呼吸内镜基地”揭牌。 应急总医院科技教育处处长高艳主持揭牌仪式 北京整合医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马少华,国家卫健委呼吸内科内镜诊疗技术专家组副组长、北京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和介入专科医师分会会长、密云医院院长王广发,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呼吸病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主任李强,全军呼吸内科专科中心主任、空军军医大学肺部疾病研究所所长、唐都医院内科学系主任金发光,北京医学会呼吸内镜和介入学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垂杨柳医院呼吸中心学科主任张杰,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免疫治疗委员会主委、中国肺癌联盟成员北京分联盟副主席、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张力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揭牌仪式,共同见证荣耀时刻。 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应急医学建设办公室 作者:王晶晶、祖洁琛 审核:周云芝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5.04
29
应急总医院就医指南|门诊就诊流程篇
2025.04
28
1 11 12 13 14 1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