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骨科门诊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中老年朋友:
“医生,我膝盖下蹲困难,或蹲下后站不起来。”
“医生,最近我膝盖上下楼梯特别不舒服。”
“医生,我膝盖疼,还变形了。”
··· ···
其实,他们可能都患上了同一个疾病——膝骨关节炎。
膝骨关节炎,也叫做膝关节退变,常常是导致中老年人群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根据报道,60岁以上人群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达50%,而70岁以上人群中有约80%患有膝骨关节炎,其中女性居多。
我们都知道,任何疾病都分为早中晚期的,膝骨关节炎也不例外,对于不同分期应采取有差别的、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早在2018年,中华医学会《骨关节炎诊疗指南》提出了膝骨关节炎的阶梯治疗方案,包括第一级的基础治疗,第二级的药物治疗,第三级的修复性治疗和第四级的重建治疗。今天我们介绍一种保膝手术——胫骨高位截骨术。
今天我们介绍一种保膝治疗—胫骨高位截骨术。
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原理是什么?
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是对于膝内翻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内侧痛),通过胫骨近端截骨,把膝关节的力线(受力点)从发生炎症和磨损的膝关节内侧间室,转移到相对正常的外侧间室,从而阻止内侧软骨的磨损,达到缓解关节炎症状并延长膝关节寿命的目的。
左图术前测量下肢力线内移为膝内翻,通过胫骨高位截骨术对下肢力线进行调整,将膝关节重心从疼痛的内侧(左图)调整到中间略偏外侧(右图),然后用钢板固定维持,这样缓解膝关节内侧疼痛症状,患膝恢复正常运动功能。
什么情况下需要(可以)做胫骨高位截骨术?
上面讲到,针对疾病的不同阶段,可以选择相对应的治疗放方案。对于膝骨关节炎,如果是很晚期的全关节病变,可能要选择膝关节置换手术。而对于膝关节仅仅内侧疼痛又存在内翻畸形(O型腿)、关节活动度良好的患者,则宜尽早行胫骨高位截骨手术,这时再熬一熬可能就错过了保膝时机,等到恶化了就只能做关节置换了。
膝关节置换(TKA)是对膝骨关节炎发展到最后阶段的治疗方法—对“果”的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大多只能进行活跃程度较轻的运动,比如行走、骑自行车、高尔夫等。
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是通过矫正力线、去除造成膝关节关节炎的主要病因、阻止关节炎的进展、甚至逆转关节炎的方法—对“因”的治疗。胫骨高位截骨术后患者可以进行高活跃程度的运动,比如:竞技运动、跑步、网球等等,而且使用的还是爹妈给的“原装关节”。
小 结
总的来说,胫骨高位截骨术是一种保膝手术,通过对下肢力线的调整,达到缓解膝关节内侧疼痛、避免后期行人工关节置换。如果膝关节出现退变、疼痛,影响正常生活,需要尽早去找专业的关节骨科或运动医学医生诊疗,医生通过检查对膝关节进行评估,科学地制定分级治疗方案,能保守争取不手术,能手术保膝争取不置换,需置换也不拖延,让关节得到最合适的治疗。
典型病例
病例一:王某某,女,54岁,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膝关节内翻畸形,疼痛2年,于我院行胫骨近端截骨矫正术,将膝关节受力点外移,改善膝关节症状。
病例2:张某,男,51岁,左膝关节骨关节炎伴外翻畸形,给予行截骨矫正,将下肢力线恢复,改善腿型的同时解决关节炎疼痛问题,术后恢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