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慢阻肺日】应急总医院周云芝主任科普时间:保护肺功能,打赢呼吸保卫战
2024年11月20日,第23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为“了解你的肺功能”。随着冬季的寒风渐起,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这一“沉默的杀手”再次进入急性加重高发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应急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周云芝教授带领我们了解慢阻肺,为呼吸健康筑起坚实的防线。 肺功能:生命之源,健康之基 肺功能,作为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它负责将空气中的氧气吸入肺部,并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位,同时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气。一个健康的肺功能,能够确保我们呼吸顺畅,精力充沛,享受美好的生活。 然而,当肺功能受损时,身体的氧气供应就会受到影响,导致全身器官功能下降,出现各种健康问题。慢阻肺作为一种慢性肺部疾病,正是通过损害肺功能来威胁我们的健康。因此,了解并保护肺功能,对于预防和治疗慢阻肺至关重要。 慢阻肺:谁更易受其困扰? 慢阻肺并非无缘无故地发生在某个人身上,它有着特定的高发人群和风险因素。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这一疾病。高发人群: 1、长期吸烟者: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病因,长期吸烟者的肺部会受到严重损害,导致肺功能下降。 2、接触生物燃料者:在厨房等环境中长时间接触油烟、柴火等生物燃料,也会增加患慢阻肺的风险。 3、生活环境有明显空气污染者: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肺部组织,增加患慢阻肺的几率。 4、遗传因素:家族中有慢阻肺病史的人,其患病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肺功能检查:慢阻肺的“早发现、早治疗”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能够准确评估肺部的功能状态,包括肺活量、通气功能等关键指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肺部是否存在异常,从而帮助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建议进行肺功能检查的人群: 1、40岁以上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下降,肺部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 2、长期吸烟者及二手烟暴露者: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病因之一,长期吸烟者的肺部更容易受到损害。同时,二手烟暴露者也应重视肺功能检查。 3、接触生物燃料及空气污染者:这些人群由于长期暴露在有害物质中,肺部功能更容易受损。因此,建议他们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 慢阻肺的临床症状:不容忽视的警示信号 慢阻肺的临床症状表现多种多样,了解这些症状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并就医治疗。 主要症状: 1、呼吸困难:这是慢阻肺最典型的症状之一。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如走路、上下楼梯等,会感到呼吸不畅、气短。 2、慢性咳痰和咳嗽:慢阻肺患者通常会长期咳痰和咳嗽,这些症状在早晨起床时尤为明显。痰液可能呈白色黏液状,也可能带有脓性成分。 3、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喘息和胸闷的症状,特别是在活动或运动后更为明显。 其他症状: 1、乏力:由于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的影响,患者可能感到全身乏力,无法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 2、体重下降:慢阻肺患者由于呼吸困难和食欲不振等原因,可能导致体重下降。 3、食欲减退:长期患病可能导致患者食欲减退,进而影响营养摄入和身体健康。 慢阻肺的科学治疗方法:多学科协作,精准施治 慢阻肺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管理,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慢阻肺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1、支气管扩张剂:这类药物能够放松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从而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包括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等。 2、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这类药物能够减轻气道炎症,减少黏液分泌,从而改善呼吸功能。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3、其他药物:如黏液调节剂、抗氧化剂等,这些药物能够辅助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非药物治疗: 1、氧疗:对于存在低氧血症的慢阻肺患者,氧疗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改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 2、康复治疗:包括呼吸训练、运动锻炼等,这些措施能够增强患者的呼吸肌力量和耐力,提高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3、肺减容手术:对于部分病情严重的慢阻肺患者,如果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考虑进行肺减容手术来减轻肺部负担。 多学科协作:慢阻肺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呼吸科、心血管科、营养科等多个科室的共同努力。通过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结合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多种手段,为患者提供全面、精准的治疗服务。 生活中的预防措施:远离慢阻肺的威胁 预防总是胜于治疗。了解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远离慢阻肺威胁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预防措施: 1、戒烟: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戒烟是预防慢阻肺的最有效措施。无论你现在是否患有慢阻肺,都应该尽早戒烟,以保护自己的肺部健康。 2、改善生活环境: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会增加患慢阻肺的风险。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改善生活环境,减少空气污染。这包括使用环保能源、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加强绿化等措施。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也很重要,可以定期开窗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等。 3、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当的运动锻炼能够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等;同时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这些措施能够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提高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 4、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能够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肺部疾病。建议40岁以上人群及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和其他相关体检项目。通过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慢阻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5、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慢阻肺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这有助于促进人们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降低慢阻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慢阻肺的认知水平,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专家推荐 周云芝,应急总医院(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技术擅长: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胸部感染性疾病、间质性疾病、胸部肿瘤及呼吸危重症的诊治经验丰富。尤其擅长经支气管镜介入技术诊治各种良恶性气道疾病。包括各种良、恶性气道狭窄、各种气道瘘的封堵、经支气管镜单向活瓣肺减容术、支气管热成形术等。同时用内科胸腔镜诊治胸膜疾病,如胸腔镜下光动力治疗、内科胸腔镜下肺大疱减容术等。在肺癌的局部治疗(肺癌的经血管介入、经气道介入、经皮穿刺介入消融等微创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方面经验丰富。 学术兼职:北京整合医学学会介入诊疗转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感染性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呼吸内镜和介入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光动力治疗专委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煤炭系统分会常委、职业病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呼吸病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委会委员;国家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技术委员会委员;《临床药物治疗杂志》编委。 科研成果:参编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40余篇。作为主要研究人承担了多项课题,获得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二等奖3项。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策划:融媒体中心 作者:莫鹏 审核:周云芝 监制:彭雪征
2024.11
20
应急总医院养生科普:冬吃萝卜——超越人参的暖身智慧之选
立冬后,天气越来越冷,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十一月萝卜赛人参”。冬天吃萝卜有什么讲究吗?萝卜到底怎么吃?应急总医院国医中心主治医师张为民为大家支招。 冬补的黄金搭配:萝卜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称它为“蔬中最有利者”,主张每餐必食,尤其是秋冬季。味辛甘,性凉,入肺胃经,能下气宽中,消积导滞,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胃肠蠕动。 中医讲究“动四肢,健脾胃”“行气和胃”。冬天冷,大家出门少运动量也小,饮食上又偏油腻偏多,长期如此容易出现脾胃不和的情况。 如何理解“冬吃萝卜夏吃姜”? 这条谚语多数人理解为冬天吃萝卜夏天吃姜,中医来讲,冬季寒冷,人体阳气内敛,人们活动少,又易进食滋腻补益食物,所以体内容易积食生热、生痰,因此适量吃些辛凉的白萝卜,可以消食清热化痰。而夏季炎热,人体阳气外散,内在阳气虚少,且人们易饮食贪凉,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胃痛、腹泻等,因此适量吃辛辣的生姜温胃助阳。其实谚语里的冬夏泛指一年四季,正确理解应为春夏秋冬四季都可以吃生姜和萝卜,只冬夏时节可以相对多吃来治疗疾病。 哪些人适合多吃萝卜? 中医认为,萝卜生吃时较为辛辣,有下气的作用,适量食用可以治疗食积腹胀,吃多则耗气,所以不建议气虚的人生吃。如果正在服用补气的中药时则不建议吃萝卜,可能会减弱补气的效果。熟萝卜味甘,有健脾的功效,脾胃虚弱或气虚又想吃萝卜的人,可以熟食萝卜。 萝卜应该怎么吃呢? 1.生吃 白萝卜生吃时略带辛辣和独特的味道,有些人不太喜欢,但生吃能更好的发挥它润肺、清热的效果。秋冬或老年人、阴虚体质,容易反复咳嗽、咳黄痰,或暖气太热、吃完火锅后,鼻子呼出的气有点热,放很臭的屁,这时候就适合生吃白萝卜改善,不要去皮,萝卜通气化痰散结主要靠它的辣皮。 2.三白汤 冬季外出难免受寒,在外出受寒,或刚刚着凉,初起未发烧,怕冷或怕风吹,有流清鼻涕、鼻塞、咳嗽、打喷嚏等症时,可以煮些三白汤。 做法:白萝卜半个切块,大白菜根1个切开,大葱葱白两根。大葱葱白切成段,放1000毫升水,煮20分钟即可。一定要用大葱白色的那段,散寒解表、发汗通阳效果更好,煮完汤后趁温热喝下,微微出汗,风寒就被赶跑了。 3.萝卜羊肉汤 做法:羊肉500g冷水下锅,焯水撇去浮沫,将羊肉洗净放入砂锅中,倒入开水,小火慢炖40分钟,萝卜切块加入砂锅,继续慢炖20分钟,加入盐调味,即可食用。功效:温中健脾。
2024.11
15
1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