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国际机器人关节置换先驱、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Dr. Hue Luu教授应邀访问应急总医院,开展了一场聚焦微创DAA髋关节置换与机器人精准手术前沿进展的专题学术交流活动,为应急总医院智能骨科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国际动能。
Dr. Hue Luu教授是全球机器人关节置换领域的领航者,早在2013年就率先开展相关技术。在交流中,他毫无保留地分享了核心技术。他介绍,借助机器人实时导航,可将假体定位误差控制在≤1°的毫米级精度,为微创技术筑牢根基。同时,他揭秘了DAA髋关节前方入路实现术后早期活动的核心机制——经肌肉间隙操作实现零肌肉损伤,这是患者24 - 48小时下床行走的关键。他还以曾为体坛传奇运动员进行DAA髋关节置换手术为例,深入剖析了决策逻辑,强调运动员对关节稳定性和快速康复的极致需求,与DAA的零脱位风险、早期活动优势高度契合。
学术交流现场
Dr. Hue Luu教授分享DAA手术操作经验
应急总医院孙劲文副院长结合自身留学经历,与Dr. Hue Luu教授就“中美关节外科技术协同创新”展开深度探讨。双方一致认为,机器人赋能微创智能化手术是临床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理念在应急总医院的实践中也得到了有力印证。
孙劲文副院长与Dr. Hue Luu教授交流
在董巍主任陪同下,Dr. Hue Luu教授参观了骨科病房,他对医院骨科患者快速康复流程和智慧病房建设赞不绝口,尤其称赞床旁结算系统能大幅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他还指出,应急总医院常规开展的DAA微创髋关节置换技术,标准化流程与疗效已接近行业先进水平,特别是机器人辅助下的亚毫米级精度操作,为“精准微创化”提供了最佳方案。
董巍主任与Dr. Hue Luu教授交流
在孙劲文副院长见证下,双方达成重要共识,将共同推进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以及微创关节置换手术领域的合作。目前,随着全球领先的Mako智慧手术机器人系统在应急总医院深度应用,医院骨科正式迈入亚毫米级精准时代。基于患者个性化CT三维重建的智能规划,实现了高精度的假体匹配,较传统手术误差大幅降低。通过仅6 - 8cm的微创切口(长度仅为传统术式一半),就能完成肌肉零损伤的手术操作。这套融合机器人精准控制与微创理念的技术体系,正将“毫米级精度、厘米级切口、小时级康复”的黄金三角,确立为髋关节疾病患者的全新手术标准。
合影留念
此次Dr. Hue Luu教授的来访交流,为应急总医院骨科带来了国际前沿的理念和技术,助力医院在智能骨科领域迈向新高度,推动医院关节外科技术实现新突破。
来源:骨科
审核:董巍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