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请输入关键字
生命至上 向险而行:应急总医院医疗队参加“应急使命·2022”抗震救灾演习
发布时间:2022-05-12 点击数:531 字体:

       在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5月11日上午,在西北高原的甘肃省张掖市,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甘肃省人民政府联合举行了“应急使命·2022”抗震救灾演习,再次检验了中国救援力量的实战能力。应急总医院26人医疗队千里跨区机动至现场,在狭小空间救援、灾区开设手术方舱、5G信息化远程综合诊疗、开设检伤分类区域等科目中,反应迅速、救治及时,展现了现代医疗手段应用抢险救灾的强大优势。

微信图片_20220512132743.jpg

队伍集结

微信图片_20220512132747.jpg

伤情处置

微信图片_20220512132748.jpg

演习现场

  废墟上空,米26直升机盘旋而下;演习场主跑道,应急救援车辆疾驰奔赴受灾一线。此时的米26直升机已经再次转移了一批伤员赴后方医院,而这批伤员正是由中国救援队应急总医院医疗队通过检伤分类区对被救群众进行伤情分类后及时处置的,再由甘肃120配合转运,检伤分类区用醒目的红、黄、绿对应重伤、中度伤、轻伤。来自现场1号废墟中各个点位受伤群众,被救援队员用担架或者搀扶的方式运送到达检伤分类区,医疗队员首先要从救援担架把伤者抬上医疗担架,再根据伤情进行处置。除了检伤分类,医疗队员还要快速对一些伤情进行紧急处理,他们利用模块化呼吸机、超声、制氧机等医疗器械,为伤者争取更多生的希望。

微信图片_20220512132750.jpg

紧急后送

微信图片_20220512132754.jpg

现场搜救

微信图片_20220512132756.jpg

战前研判

  演习现场,中国救援队坍塌超市点位被困群众在四名消防员和一名医疗队员的护送下,从现场支护的窗户送出。据悉,这是一位压埋72小时的被困群众,成功救出后,检伤分类确定为中度伤,由中国救援队医疗队紧急送入应急手术方舱处置。

  演习中,医疗队进一步设置医疗方舱,对严重肢体损毁伤、生命体征不稳定的伤员,给予现场医疗方舱手术救治等诊疗方案。刚刚救出的压埋群众在应急手术方舱准备手术,医疗队队长、应急总医院骨二科主任朱伟正在利用5G技术与北京应急总医院专家团队进行远程会诊,伤者的生命体征、伤情等状态在专家会议室荧幕上一目了然,根据现场主刀医生朱伟口述救援过程,专家现场判断具体伤情,快速给出截肢手术治疗方案,远端专家团队利用5G传输无延迟的特点,按照手术操作规程以音、视频同步传输的方式,指导完成了这次医疗方舱截至手术,被救群众很快转入后方医院进一步治疗。

微信图片_20220512132759.jpg

远程会诊

微信图片_20220512132800.jpg

紧急救治

微信图片_20220512132802.jpg

后送伤员

  高技术应用,医生是打通生命通道最后一公里的制胜手段,每当有被埋人员被救出,医疗救治人员就及时跟进。一名被困群众被重物压埋后被医疗队员及时发现,医护人员在询问和探查具体伤情后,利用便携式5G背包中的头戴可视眼镜和网络超声设备,第一时间联系到远端专家团队,网络超声采集的数据和现场实时画面,给与后方团队更准确的实时生命体征数据,再经过多方会诊迅速给出诊疗方案,被困群众顺利获救,整个持续过程仅用了3分钟。

  在微光、空间狭窄、氧气不足,保温条件差等多项不利因素下,医护人员考虑被困群众压埋时间较长,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需采取现场截肢手术确保伤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在不足2平米的水泥管道内,中国救援队应急总医院医疗队急诊科护士长陈丽娟与队长朱伟,经过消毒处理,对伤者进行了截至手术后,成功救出。

微信图片_20220512132804.jpg

战前分工

微信图片_20220512132805.jpg

一片废墟

微信图片_20220512132807.jpg

全面搜救

  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吕国忠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应急救援任务中,医疗队主要作用必须区分靠前保障,随行保障,伴随保障三个要素,靠前保障就是反应迅速,前出快,救援纵深广,救援距离远;随行保障就是配合各方救援力量完成好医疗救助工作,把医疗救助的主阵地开到现场,保障到被救者身边;伴随保障就是要对各方救援力量给予最大程度的医疗支持,重点保障救援人员在救助过程中造成的挫伤,擦伤,扭伤等情况,全方位做好应急医疗救助工作。”

微信图片_20220512132808.jpg

能力检验

微信图片_20220512132809.jpg

高效保障

微信图片_20220512132810.jpg

现场指挥

  这次演习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实战牵引、问题导向,研究探索高原地区和高寒缺氧条件下救援力量运用、技术战法创新、综合保障方法,进一步检验应急预案、完善指挥机制、规范现场管理、强化应急准备,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水平和联合救援能力,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落户应急总医院
【医院动态】白衣战士凯旋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