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痛缠身,求医之路荆棘满途
81岁的刘阿姨,本应安享晚年,却被子宫脱垂这一顽疾折磨了30多年。年轻时,脱垂症状尚能通过敷药、熏蒸缓解,可随着年龄增长,病情愈发严重。一受凉或提重物,脱垂就会加重,后来子宫甚至直接脱出体外,无法自行回纳。
刘阿姨小女儿在新加坡,大女儿在深圳。为了治疗这病,她和家人跑遍了多家医院,中医、西医的方法都尝试过,却收效甚微。有的医院建议手术,但考虑到刘阿姨年事已高,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哮喘等多种合并症,手术风险极大,最终都望而却步。
随着病情加重,刘阿姨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全家上下都焦虑不堪。尤其是她的慢阻肺,一到冬天就哮喘严重,这也会加重子宫脱垂症状。2024年12月初,刘阿姨前往新加坡小女儿处养老,本以为能过上安稳日子,没想到子宫脱垂症状却越来越重。
科技助力,寻得一线生机曙光
两个女儿心急如焚,四处为母亲寻找医院。一次偶然的机会,刘阿姨的大女婿通过DeepSeek搜索关键字,看到了应急总医院妇产科张欣主任治疗重度脱垂的报道。原来,今年3月,78岁的马阿姨饱受重度子宫脱垂折磨,还伴有多种基础病,手术风险极高,多家医院婉拒治疗。马阿姨慕名找到张欣主任,团队为其“量身定制”了创伤极小的手术方案,通过手术有效解决了子宫脱垂问题,医院也以此为典型病例进行了报道,这些报道被DeepSeek收录。
患者女儿全程陪伴
看到这些报道,刘阿姨的女儿们仿佛看到了希望,决定将母亲接回国治疗。2025年6月6日,刘阿姨从新加坡回到深圳大女儿家,随后从深圳飞往北京,来到了应急总医院妇产科,找到了张欣主任。从新加坡到深圳,再到北京,跨越5000公里,刘阿姨一家终于找到了心中的“救星”。
精准评估,多学科护航手术之路
面对刘阿姨迫切的求医之心和复杂的病情,张欣主任坚定地说:“高龄不是手术禁区,关键在于精准评估与多学科护航。”这句话,让刘阿姨一家吃下了定心丸。
刘阿姨合并症多且肥胖,手术风险极大。住院期间,妇产科医护人员为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调血压、调心率、调血糖,每一个环节都严谨认真。因为她有冠心病,做了造影后需服用药物,要等一个星期后停用阿司匹林才能手术,必须进行严格的术前评估。而且,患者有慢阻肺、慢性咳嗽、便秘等症状,腹压增加会导致盆底松弛,加重脱垂,影响行走。
分析病情
经过检查,刘阿姨被确诊为后盆腔子宫脱垂,直肠从阴道壁脱出,导致便秘,大便经常堵在阴道口外。妇产科迅速启动多学科联合会诊,心血管内科、麻醉科、综合医疗科、呼吸内科、介入科、药学部等专家齐聚一堂,全面评估手术耐受性,精细调控血压、血糖及抗凝方案,并针对房颤、血栓风险制定应急预案。最终,张欣主任团队为刘阿姨“量身定制”了创伤极小的手术方案:阴道后壁修补术+会阴陈旧性裂伤缝合术。
精湛医术,战胜高龄手术难关
手术当日,张欣主任带领团队精心操作。患者高龄且身患多种合并症,手术风险高。尤其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术中插管时间过长极易引发更多并发症,这对麻醉医生的技术水平也是挑战,麻醉科王彬副主任医师既参与了术前多学科会诊,又亲自为老人实施了硬膜外椎管麻醉,老人家年事高且肥胖,但仍顺利完成了麻醉,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保障。
进入手术室
经过近2个小时麻醉及手术操作,手术顺利完成。期间,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张欣主任团队凭借精湛医术,通过微创手术为患者彻底解决了脱垂问题,且术后恢复迅速。麻醉科团队配合默契,麻醉技术娴熟,助力患者成功闯过手术麻醉关。
手术进行中
术后,张欣主任感慨道:“医疗技术或许存在边界,但对生命的敬畏及为患者解除疾苦的信念永无止境”。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合并多重疾病的妇科患者数量不断攀升。应急总医院依托强大的综合救治实力与多学科协作机制,打破“高龄即高风险、只能放弃治疗”的传统观念,通过精细化评估、制定个体化方案以及全程风险管理,为更多复杂病例患者带来了治疗希望。
暖心关怀,患者重获健康新生
术后,刘阿姨恢复得很快。由于手术历时短,腹部没有伤口,她的疼痛感轻微。术后第一天,她就能下床活动,正常饮食,拔除导尿管后也能正常自解小便。刘阿姨笑着说:“要是早些来你们这里就好了,你们真的是帮了我一个大忙!”
张欣主任率团队查房
在应急总医院妇产科住院的日子里,刘阿姨深刻感受到了张欣主任及团队的精湛医术和人文关怀。从门诊接诊到住院、会诊、手术,再到日常沟通宣教和护理,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细致入微的关怀。他们真正把病人放在心上,让患者感受到了足够的尊重和重视。刘阿姨的女儿激动地说:“应急总医院妇产科对待病人如此细致入微,真心诚意把患者的痛苦放在第一位,真的感到特别温暖和安心!”
应急总医院妇产科张欣主任团队以其精湛的医术、负责的态度和人文关怀,为刘阿姨解除了多年的顽疾,让患者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重新拥抱健康快乐的生活。
患者及家属为张欣主任团队赠送锦旗
出院前,老人专门给张欣主任及团队送来一面锦旗:“术可通九宵云外,德能润寸草心中”。DeepSeek,这个神奇的科技平台,跨越了5000公里的距离,为刘阿姨一家带来了希望之光,让他们在绝望中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终结了长达30年的病痛噩梦。
张欣主任面带微笑,满是感慨地说道:“你们瞧,有个贴心的女儿、孝顺的女婿,对老人来说,真是最大的福气!老人能顺利来京就医,全靠女婿从 DeepSeek上仔细搜到应急总医院妇产科,又一路奔波,从新加坡、深圳把老人接来北京。住院期间,女儿、女婿更是全程贴心陪伴,老人这晚年,简直太幸福了,这样的女婿,必须点个大大的赞!”
【科普时间】
子宫脱垂:女性盆底“隐秘的坍塌危机”
子宫脱垂,乍一听可能有些陌生,其实它就像女性盆底世界里一场悄无声息的“坍塌”。正常情况下,子宫稳稳地待在盆腔中央,被盆底肌肉、筋膜和韧带等结构紧紧托住。然而,当这些支撑结构因各种原因变得薄弱或受损,子宫就会逐渐失去支撑,沿着阴道慢慢下滑,甚至脱出阴道口外。这就好比一座原本坚固的大楼,地基和承重结构出现问题,导致大楼出现倾斜甚至坍塌。子宫脱垂不仅会给女性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影响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所以每一位女性都应该对它有所了解。
张欣主任进行科普
自我判断:留意身体“小信号”
判断是否发生子宫脱垂,女性朋友可以留意这些信号。一是下腹部、阴道有下坠感,好像有东西要掉出来;二是腰骶部酸痛,劳累后加重,就像腰部背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三是排尿、排便出现异常,比如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或便秘,这是因为子宫脱垂可能压迫到膀胱和直肠;四是阴道口能摸到肿物,平卧休息后肿物可能缩小或消失。如果发现这些情况,要及时就医检查,让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
高发人群:这几类女性要警惕
子宫脱垂的高发人群主要有以下几类。首先是产后女性,尤其是经历过难产、多产的女性,分娩时盆底肌肉和韧带受到过度牵拉,就像一根被过度拉伸的橡皮筋,弹性变差,支撑力下降。其次是绝经后女性,随着雌激素水平降低,盆底组织变得松弛,如同失去了弹性的弹簧,容易发生脱垂。此外,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有慢性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疾病的女性,以及肥胖女性,也是子宫脱垂的高发人群,因为这些因素都会给盆底带来额外的压力。
治疗方法:多管齐下解难题
子宫脱垂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对于轻度脱垂,可通过盆底肌锻炼来改善,比如凯格尔运动,每天坚持做,就像给盆底肌肉做“健身操”,能增强盆底肌肉力量。还可以使用子宫托,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能支撑子宫和阴道壁,就像给下垂的子宫一个“支架”。对于中重度脱垂,且症状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同为受损的“大楼”进行加固和修复。
预防措施:多方守护盆底健康
预防子宫脱垂,女性朋友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孕期要合理控制体重,避免胎儿过大增加分娩难度,就像给建筑地基减轻负担。产后尽早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促进盆底组织恢复,如同给受损的盆底结构进行“修复工程”。日常生活中,避免长时间站立、下蹲或提重物,减少腹压增加,就像避免给盆底施加过大的压力。积极治疗慢性咳嗽、便秘等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维持正常体重,为盆底健康筑牢防线。
子宫脱垂虽然会给女性带来困扰,但只要我们了解它、重视它,通过科学的判断、及时的治疗和有效的预防,就能守护好盆底健康,让生活更加美好。
【妇产科简介】
应急总医院妇产科设有妇科、产科和计划生育三个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医务人员有广博的爱心、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女性提供健康保健、疾病诊疗及孕产管理等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全方位保障女性健康。
妇产科团队
妇科诊疗特色
1.妇科良恶性肿瘤:对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息肉等采取腹腔镜、宫腔镜等微创手术;对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妇科恶性肿瘤能精准施策、综合治疗。
2. HPV感染及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对HPV感染及宫颈癌前病变能科学管理、精准分流;科学规范的进行阴道镜检查,对部分宫颈病变患者实施LEEP或宫颈冷刀锥切术等规范治疗。
3.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压力性尿失禁等。根据患者的具体特点及疾病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射频治疗、磁电刺激等多种治疗措施。
4.妇科内分泌:开设妇科内分泌门诊,对月经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功能早衰、生殖功能异常、围绝经期疾病等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升患者生活水平。
5.产科:对孕产妇全程保驾护航,安全孕检、无痛分娩。
【学科带头人】
张欣,妇产科主任医师,应急总医院妇产科主任。
技术擅长: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各种妇科良恶性肿瘤的诊治、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妇科内分泌相关疾病的诊治及高危孕产妇的围产期管理。
学术兼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微创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感染性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女性健康促进基金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医学会妇科内镜学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妇科泌尿与盆底重建分会委员、北京妇幼保健与优生优育协会理事、北京健康文化促进会围产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鼎医公益基金会精准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朝阳区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出品:融媒体中心
来源:妇产科
作者:莫鹏
审核:张欣
监制:彭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