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的龚先生
于2023年5月诊断为食管癌
对于刚刚退休安享晚年的他
及其家人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为了尽快摆脱病魔的困扰
龚先生踏上了漫漫的求医路
命在旦夕
经过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于是开始放疗,按照方案,需要放疗25次。但患者在放疗第9次时突发大咯血,量约300ml左右。在北京某医院住院治疗期间使用了各种止血药物,甚至持续应用号称内科止血钳的“垂体后叶素”仍不能有效止血。于是患者接受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被认为是治疗咯血最有效的血管介入治疗方法,即刻止血率高达73%-98%,可是患者在做完支气管动脉栓塞后再次咯血约500ml,已无法正常说话、进食和活动,生命危在旦夕。
“北京这么多大医院,这么多专家,我的病真的没救了吗?”患者及其家人陷入了绝境。如果咯血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会出现失血性休克甚至窒息等风险,后果不堪设想。走投无路之际,经人介绍得知周云芝医疗团队的支气管镜诊断与治疗技术全国领先,为数以万计疑难病例明确了诊断并成功进行治疗,其临床技术水平得到医学界和患者高度称赞。
找到救星
患者家属带着最后一线希望慕名来到应急总医院,找到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周云芝主任,希望能尽快实施气管镜查明出血原因并进行镜下治疗有效制止咯血,可是支气管镜操作风险极高,难度极大,各大医院都是望而却步。
患者家属在门诊找到了周云芝,周云芝详细了解病情后对家属说:“立即将患者送往应急总医院,我们全力以赴救治!”
救护车一到达应急总医院,周云芝立即前往重症监护室对患者进行了全面查体,并仔细查看了胸部CT,发现右肺中叶存在一空洞性病变,考虑此病变为咯血的罪魁祸首。因为患者对咯血的药物治疗及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效果不理想,决定为他进行支气管镜下止血治疗。
查看片子
棘手难题
术前,周云芝与麻醉科主任程庆好充分沟通病情,并做好了术中大出血的处理预案,如术前准备充足气管镜下止血药物、提前备好球囊以压迫止血、术前备血等。术中可以看到气管管腔内较多血性分泌物,充分吸引清除后可见右中叶内侧段存在活动性出血,给予血凝酶镜下喷洒后血止,但患者术后再次咯血约100ml,这意味着支气管镜下止血效果欠佳。周云芝团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病人间断咯血,各种治疗手段效果差,但只要有1%的希望,咱们就要尽100%努力。”大家在棘手难题面前毫不退缩,周云芝的动员点燃了团队的信心。
患者喜获新生
经过团队的头脑风暴,大家制定了两种方案:一是再次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尝试找到供应右肺中叶病变的血管后行栓塞治疗。但患者已在外院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所以难度更大,技术要求更高,如果仍然找不到靶血管就会增加患者的风险。二是外科肺叶切除,但患者食管癌病史,营养情况很差,手术难度高,术中风险大,对患者的创伤大。
实施气管镜手术
风险往往和获益并存,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后,决定为患者重启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栓塞按计划进行,家属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待。周云芝率罗凌飞主任医师、张鹏主治医师等团队成员,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的出血动脉并成功进行栓塞,栓塞后患者停用了所有止血药物未再出现咯血。复查气管镜右肺中叶内侧段没有任何血性分泌物,意味着出血已完全停止。周云芝率医护团队来到病房查房时,患者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竖起大拇指,为周云芝团队的高超技艺点赞。
精湛技术
原本命在旦夕的龚先生,在周云芝团队的救治下创造了生命奇迹。周云芝团队就像一盏灯塔,给患者带来希望的曙光,使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
喜获新生
据了解,呼吸介入诊疗技术属于高难度技术,对手术经验、操作技术、救治体系、术后护理等都是极大的考验。自2004年,应急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开展了支气管镜介入诊疗技术,如今周云芝率团队每年实施支气管镜下各类介入治疗手术3000余例,操作技术娴熟、手术经验丰富,为数万名呼吸困难的患者带来了福音,改善了生活质量。
应急总医院呼吸介入技术全面,不仅开展支气管镜技术,还开展了血管介入及经皮穿刺介入诊治技术,其技术水平走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前列。
科室简介
应急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医院的重点科室,集医疗、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科室,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创新发展,科室已成为拥有呼吸门诊(普通、专家)、呼吸病房、支气管镜室、内科胸腔镜室、肺功能室、重症监护室、CT室、导管室、中心实验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独立临床科室。
最强战队
科室常年开设有肺癌专病门诊、肺癌微创治疗专病门诊、肺小结节门诊、气道狭窄、气道瘘专病门诊、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专病门诊、支气管哮喘门诊、变态反应门诊、间质性肺病专病门诊等专科门诊。科室配备了各类先进的仪器设备,常规开展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其中介入诊疗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感激之情
感激之情
感激之情
感激之情
2014年率先在北京市开通了呼吸道梗阻“绿色通道”,实行24小时接诊、住院半小时内得到有效治疗,挽回了无数急危重气道狭窄患者的生命。2017年获批中国内镜医师协会硬质镜培训基地,培训全国各地进修医师近千人。
传道授业
传道授业
科室特色技术:
1、经气道技术:开展无痛支气管镜诊治,包括:硬质镜、氩气刀、二氧化碳冷冻、球囊扩张、激光、低温等离子射频、微波、气道支架置入及取出、放射性粒子植入、局部药物注射、光动力治疗、各类瘘口的封堵等,全面解决患者的气道梗阻及气道瘘问题。通过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对肺结节进行诊断及消融治疗,解决患者对肺结节的困扰问题。同时对慢阻肺(COPD)终末期患者予以支气管镜下单向活瓣肺减容术及难治性哮喘的支气管热成形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争分夺秒
2.经皮穿刺技术:全身各部位的穿刺活检术及实体肿瘤消融术,包括氩氦刀、微波、射频、激光、放射性粒子植入、间质光动力等技术。
生死时速
3.经血管介入技术:开展了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及血管内支架技术,应用于肺癌及咯血患者治疗,取得非常好的疗效。
精益求精
4.经胸腔介入技术:开展了内科胸腔镜下胸膜活检、内科胸腔镜下肺大泡减容术、对恶性胸膜疾病的消融及光动力治疗等技术。
经典之战
5.其他:在尘肺病诊治方面联合职业病科开展同期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对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肺癌及肺结节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制定复查及康复计划。
学科带头人
周云芝,应急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任职:北京整合医学学会介入诊疗转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感染性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呼吸内镜和介入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光动力治疗专委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煤炭系统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呼吸病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委会委员、国家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技术委员会委员、《临床药物治疗杂志》编委。
技术专长:周云芝自2004年开始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呼吸介入诊疗技术,尤其擅长经支气管镜介入诊治技术;诊断技术包括普通支气管镜活检、刷检、肺泡灌洗、超声内镜下针吸活检术、导航支气管镜下活检术及冷冻肺活检术等,治疗技术包括硬质支气管镜、氩气刀、激光、低温等离子射频、二氧化碳冷冻、球囊扩张术、药物注射、支气管镜下放化疗粒子植入、光动力治疗及气管内支架的置入及取出、气道瘘的封堵等技术治疗各种良、恶性气道疾病。
周云芝自2004年至今完成各种镜下诊疗操作1万余例次,在国内外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气道疾病患者进行诊治,获得好评。同时每年带教全国各地进修医生100名左右,获得同行的认可和赞誉;同时用内科胸腔镜诊治胸膜疾病,如胸腔镜下光动力治疗、内科胸腔镜下肺大疱减容术及经支气管镜单向活瓣肺减容术、支气管热成形术等。在呼吸病介入治疗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在肺癌的局部治疗(肺癌的经血管介入、经气道介入、经皮穿刺介入消融等微创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方面经验丰富。
另外,周云芝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胸部感染性疾病、间质性疾病、胸部肿瘤及呼吸危重症的诊治经验丰富。本人参编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40余篇。作为主要研究人承担了多项课题,获得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二等奖3项。
主办 融媒体中心
监制 彭雪征
责编 莫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