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急总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蔡建良带领团队,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不懈的努力,成功为一位饱受50年顽疾折磨的患者解除病痛。这场生命的逆转,不仅彰显了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更传递了医者仁心的温暖力量。
泌尿外科医护团队
急诊室内:腹痛之谜,大腹之谜
2024年11月23日,应急总医院急诊室内,一位瘦削的中年男士因剧烈腹痛前来就诊。他双手抱腹,痛苦哀嚎,面色惨白。随着医生问诊的深入,一张张外院检查的CT胶片揭示了令人费解的真相:左侧输尿管内一颗结石,可右肾和膀胱却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充满整个腹盆腔的巨大囊性肿物。这位50岁的患者,一周前开始尿血,两天前腰痛、腹痛加剧,直到再也坚持不住才来到应急总医院。经验丰富的急诊科医生检查后,惊讶地发现,这位平卧时肋骨分明的患者,肚子却像青蛙一样鼓胀。
患者腹部如同青蛙一样鼓胀
大腹便便:囊肿之谜,生命之困
泌尿外科医师紧急会诊后,确定患者疼痛的原因是左侧输尿管结石导致的梗阻和积水,而右侧输尿管因异位开口于后尿道,导致尿液无法正常排出,日积月累形成了巨大的囊性肿物。这位坚强的患者,仅凭左肾运转度过了50年的人生。眼下,紧急的是缓解左肾积水,避免功能进一步受损。然而,处理左侧输尿管结石只是冰山一角,若不切除腹部巨大囊性肿物,患者仅余的左肾也将走向衰亡。蔡建良主任团队当即制定了治疗方案,决定挽救患者于危难之前。
术前准备:耐心沟通,细致入微
在左侧输尿管置入支架后,患者疼痛得以缓解。术前,蔡建良主任及团队内的副主任医师与患者及其家人进行了耐心沟通,详细讲解了病情及治疗方案,为患者及家属答疑解惑。泌尿外科医护团队指导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准备事项,从呼吸功能锻炼到术后下肢活动,从饮食指导到术后陪护,事无巨细。这份耐心与细致,如一缕缕阳光驱散了患者心头的阴霾。
手术难题:挑战极限,巧手除忧
2024年12月16日上午,手术室内,蔡建良主任带领团队开始了这场难度极大的手术。由于巨大囊性肿物几乎占满腹腔,手术空间极为有限。医生们小心逐层打开腹壁组织,放出咖啡色的浑浊囊液,腾出空间后顺利置入腹腔镜用套管。随着手术的进行,腹腔内的情况逐渐显露:阑尾盲肠被挤到右上腹,肠管、胃和十二指肠被推挤到左上腹,膀胱、乙状结肠被挤压在左下腹壁上……每个操作上的小失误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术中吸取部分囊液
尽管术前已充分考虑,但术中实际情况比想象的更加严峻。蔡建良主任悉心熟练地松解粘连、处理渗血、分离囊肿壁、辨别重要组织……手术是在腹腔镜下完成的,这一创新性的手术方式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创伤。如果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需要开一个巨大切口,创伤之大可想而知!然而,在腹腔镜的辅助下,医生不仅成功避免了这一巨大的创伤,还以极高的精准度和效率完成了手术。历时7小时,囊肿得以完整切除,吸出浑浊囊液8000多毫升,而出血不到20毫升。手术成功,患者渡过“囊”关!
术后换药
术后康复:生命重生,心怀感激
术后,患者在泌尿外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恢复顺利。体重从术前的65kg下降到52kg,主要为囊性肿物及囊液的重量。如今,患者已回到家中,他激动地拍下了现在的身体照片发给泌尿外科团队,感谢他们为他解决了从0岁开始跟随他50年的“心腹大患”。在这场与病魔的较量中,应急总医院泌尿外科团队展现了非凡的医术和卓越的团队协作能力。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为患者点亮了生命的希望之光。
术后恢复良好
来源:泌尿外科
作者:王宏月
审核:蔡建良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