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影像科
科室简介
应急总医院影像科,现有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4名,博士3名(博士后1名),主任技师1名,副主任技师2名。 影像科在理论和实践上处在国内影像科发展的前沿,集CT、MRI、普放于一身,与国际接轨。目前拥有3.0T GE磁共振扫描仪一台、1.5T GE磁共振扫描仪一台,西门子SOMATOM Force CT一台、Philip256层iCT一台,DR三台,骨密度仪一台。 CT:除可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外,还可进行CT全身血管成像、冠脉CT、冠状动脉钙化分析(无创性评估冠心病)、CT内窥镜检查、低剂量快速胸部体检、肿瘤灌注及能谱扫描等。 MR(磁共振):除可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外,还可进行磁共振心脏检查、MRCP、泌尿系水成像、各部位磁共振血管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弥散成像、脑功能成像等。  
查看详细
常规检查项目介绍: 1、数字X线摄影(DR) :(不用预约,持申请单登记后现场排队) 主要检查项目包括全身骨、关节及软组织摄影,如:头颅,眼眶,乳突,蝶鞍,茎突,颅底压迹,副鼻窦柯、瓦氏位,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足、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手、及四肢长骨摄影、及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骨盆、骶髂关节,胸片、腹部平片(立或卧位)、心脏三位片等部位的X线摄影。还有脊柱全长摄影、下肢全长摄影、手腕骨龄相等。 2、骨密度测量:(开诊日不用预约,持申请单登记后现场排队) 髋关节骨密度测量,腰椎骨密度测量,上臂骨密度测量。 3、CT: (持申请单到登记室预约,按要求排队检查) ①全身各部位CT普通扫描及二维、三维图像重建、支气管、胃、结肠、副鼻窦等的仿真内窥镜成像,整形用肋软骨重建。 ②全身各部位CT增强扫描,包含血管成像CTA。增强扫描要求对碘剂不过敏,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增强CT必须预约并按要求做准备。 4、磁共振MR: (持申请单到核磁室接诊台预约,按要求排队检查) ①全身各部位MR普通扫描及非增强MR血管成像(MRA)。 ②全身各部位MR增强扫描及MR胆系、泌尿系水成像,灌注成像、功能成像。MR增强必须预约并按要求做准备。  补充: ①  以上检查项目对于急诊患者、消防人员、军人及符合绿色通道的患者会优先安排。     ②可挂影像科号,在CT接诊室开具本科室的各种检查申请单。  
查看详细
各检查室位置
骨密度: 5号楼(住院北楼)负一层(先登记室登记,再检查)
DR: 5号楼(住院北楼)负一层(先登记室登记,再检查)
CT: 5号楼(住院北楼)负一层(先登记室预约,再分诊室检查)
MR: 7号楼(医技楼)一层(前台预约、报道,再检查)
出诊信息
科室
时间
2025-08-02
星期六
2025-08-03
星期日
2025-08-04
星期一
2025-08-05
星期二
2025-08-06
星期三
2025-08-07
星期四
2025-08-08
星期五
科室公告
影像科:我们一定能胜利!
        疫情如火,军令如山。2020年1月23日,应急总医院成立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启动我院阻击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使命呼唤担当,初心锻就品质。医院先后组织三批医护人员进入发热门诊第一线,全面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影像科始终站在疫情防控一线前沿,谱写了一首首感人的赞歌。 影像科:我们一定能胜利! “我先上!” 大年三十,“我们发现疑似病例,请影像科马上配合检查。”发热门诊的“召唤”让影像科立即进入高度紧张的迎战状态,影像科技术组邓刚第一时间向科室主任尹晓明请战。 邓刚首先把发热门诊专用CT检查流程拟定,并反复查看现场,论证方案可行性,提前做好了准备。他有这样的底气,也有这样的担当和牺牲精神。完成大年三十的任务后,1月28日,他又作为第一批发热门诊技术组人员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在发热门诊整整坚守了14天。         作为经历过17年前“非典”、并且第一批进入非典隔离病房的放射科“老将”,邓刚深知此次疫情中防护的重要性,别看他平时待人和气,疫情工作中却特爱 “较真”,正是他这种“较真”,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首先保证了战场上“战士”们的自身安全。用邓刚的话讲,防疫关键时期,话说得重一点,要求得严一点,防护做得好一点最重要。         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尽到自己的职责,朴实无华地做好工作,不仅是邓刚的写照,也是一起撑起科室防疫工作众多成员的真实写照。防控疫情不是单兵作战,而是要发挥科室所有人的力量,科室主任尹晓明深知这一点。在他的带领下,科里的党员和普通职工各个奋勇当先。参加第一批发热门诊值守的常鑫,工作中认真细致。第二批的徐同江、王猛主动请缨,冲在了疫情防控最前线。祖德贵、刘建新值守调度,尹晓明、祖德贵还要承担专家会诊工作,申双全、王军、殷硕、武卫平、沈鑫、邓茂松、杨英、王旭放弃休息,确保科室日常运转,穆锦巍保障物资,保洁员岳立群放弃休息,自春节起坚持每天对放射科工作区域消毒,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         科室人员创新工作思路,与后勤工人师傅一起改装胸片架,安装至发热门诊,缩短投照时间。连通CT与二楼打印机,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制作CT控制器,实现隔室操作。圆满完成这些工作的背后,是科室人员默默的付出。正值春节,他们没有陪伴家人,放弃了阖家团聚,克服了很多困难,直面疫情逆行向前。常鑫家里老人生病、女儿年幼,徐同江、王猛家中也同样有很多困难,但他们担起了医务人员的重任,积极主动到一线工作。正如一位患者所言:“你们舍弃的是小家,换来的是大爱。”在影像科这些人当中,既有抗击过非典的“老将”,也有初入行的“新兵”,沈鑫、任雯婷在接到命令后,第一时间到位,诠释的是“医者仁心”、“白衣天使”精神,彰显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使命担当。  
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