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总医院骨科举办学术沙龙聚焦人工关节置换新进展
       12月19日,应急总医院骨科牵头举办了一场学术沙龙。此次活动特邀多位业内权威专家,包括北京市医学会关节学组组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田华主任,北京积水潭医院的矫形外科李为主任与唐浩主任,以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关节外科刘亮主任等。专家们就人工关节置换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并全程进行了直播,与线上同道们共同分享这场学术盛宴。 沙龙现场 会议由应急总医院骨科负责人董巍主任主持,并由应急总医院医务处缪国斌处长及北京积水潭医院李为主任发表开场致辞,为学术沙龙拉开了序幕。 应急总医院医务处缪国斌处长致辞 北京积水潭医院李为主任致辞 应急总医院骨科董巍主任主持 在专题讲座环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田华主任以《关节置换,我为什么喜欢上机器人》为题,进行了精彩的演讲。他详细阐述了手术机器人为关节外科带来的技术变革,以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难点与要点。 北京积水潭医院李为主任带来了《复杂初次髋的THA手术》专题讲座。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手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肢体长度的恢复、软组织的松解等细节与难点问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关节外科刘亮主任,以《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初步经验分享》为题,介绍了潞河医院在机器人手术领域的实践经验,并解答了关于手术学习曲线等问题。 北京积水潭医院的矫形骨科唐浩主任,分享了《如何测量全髋关节置换术后1年矢状面骨盆姿态:脊柱-骨盆积水潭分型》的经验。他通过典型病例的影像学分析和数据统计,详细阐明了不同体位下脊柱及骨盆的姿态,以及髋臼假体位置的安全区范围。 应急总医院骨科董巍主任,以《莫愁前路无知己-微创前入路髋关节置换手术》为题,分享了他在微创前入路髋关节置换手术方面的经验。他从入路解剖、股骨近端松解、手术假体精准安放等相关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此外,应急总医院骨科赵小魁副主任也围绕《髌骨缺如外翻膝的TKA手术》进行了手术技术的分享,并解答了关于假体选择、髌骨缺如的处理、软组织平衡等相关问题的处理办法。 会议中,各位专家与参会者积极互动,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会议最后,董巍主任对此次学术沙龙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此次会议议题丰富、理念新颖,重点探讨了复杂关节置换的手术技巧以及关节外科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诊疗策略。此次会议对推动应急总医院关节外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未来,应急总医院骨科将携手北京市骨科领域的同道们共同努力,为骨科事业的不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骨科 审核:董巍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4.12
31
应急总医院内分泌科举办妊娠期甲状腺疾病诊疗新进展培训,引领学术交流新风尚
在医学领域不断探索与进步的浪潮中,应急总医院内分泌科以其开放包容的学术姿态和前瞻性的视野,再次站在了学术交流与创新的舞台。11月9日,一场聚焦妊娠期甲状腺疾病诊疗新进展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在应急总医院北院区研发教培基地举办,此次活动不仅汇聚了来自北京各大医院的内分泌科、妇产科等多学科的专家,更成为了推动跨学科合作与知识共享的重要平台。 开幕式上,应急总医院副院长刘晓川、科教处处长高艳分别致辞,向各位专家及参会人员表达了诚挚的欢迎与感谢。刘晓川副院长在致辞中强调了妊娠期女性的生理特殊性及其对医疗服务的特殊要求,指出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准确诊断与有效治疗对于保障母婴健康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高艳处长阐述了医院对于提升医疗质量与科研水平的坚定承诺,以及通过此类高端学术活动促进知识更新与技能提升的重要性。 应急总医院副院长刘晓川致开幕辞 应急总医院科教处处长高艳致开幕辞 作为此次培训的亮点之一,应急总医院副院长孙劲文带来了题为“妊娠期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策略”的专题报告。他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妊娠期甲状腺癌的定义、流行病学特征、病理分型、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随访策略,特别强调了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母体和胎儿的双重安全,确保治疗既有效又人性化。 应急总医院副院长孙劲文授课 此外,活动还邀请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杨金奎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高莹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张雪冰教授等知名专家,以及应急总医院妇产科张欣主任,内分泌科王凯亮主任、王冰医生、朱海清医生、孙焱医生、张焱医生、韩旸医生等多位学科骨干,共同构建了一场学术盛宴。他们围绕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及鉴别诊断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为参会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与灵感火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杨金奎教授授课 应急总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王凯亮教授授课 应急总医院妇产科主任张欣教授授课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张雪冰教授授课 交流临床心得 交流临床心得 交流临床心得 交流临床心得 交流临床心得 此次培训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个跨学科交流合作的桥梁。它打破了传统学科界限,促进了内分泌科、妇产科、甲状腺外科等领域专家之间的深度交流,为解决临床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参会者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论坛,他们对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认知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同行,为未来的科研合作与临床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应急总医院内分泌科将继续秉持开放、宽广的学术姿态,不断探索医学新知,深化跨学科合作,为推动内分泌学科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内分泌科 审核:王凯亮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4.11
15
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全科医学分论坛圆满落幕,应急总医院周卫东主任委员率团队展现学术风采
11月10日,北京神经内科学界迎来了一场学术盛宴——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全科医学分论坛成功举办。应急总医院神经内科作为此次论坛的承办单位,不仅彰显了科室的学术实力,更为医学同仁搭建了一个高端、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知名度和行业地位。 开幕式上,应急总医院吴迪院长、清华长庚医院于逢春会长及应急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委员周卫东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吴迪院长强调,此次论坛旨在促进学科交流,提升基层医师水平,推动医疗服务均质化,为健康中国助力续航。于逢春会长回顾了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的发展历程,并期待全科医学在新的组委班子带领下取得更大进步。周卫东主任委员深情地感谢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并表示将致力于将神经内科专科与基层全科紧密链接,推动高水平医疗同质化。 学术专场环节更是精彩纷呈,吸引了众多医学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北京医院龚涛教授带来了关于难治性缺血性卒中诊疗及新进展的演讲,全面深入地介绍了卒中的全程管理。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伍文清教授聚焦于脑卒中的运动康复,强调了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及全方位、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康复模式。北京市石景山医院贾伟华教授讲解了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的病例选择,为精准评估和治疗提供了宝贵经验。 此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世纪坛医院付睿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周爱红教授也分别就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全科管理策略和老年卒中患者的认知评估进行了深入剖析。特别是周卫东教授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性干预的讲解,从病理到临床全面阐述了AD的早期识别与干预策略,为减少老年痴呆发生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学术论坛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傅瑜教授、北京平谷中医院徐寅平教授、应急总医院张黎莉教授、北京医院金鹏飞教授分别进行了精彩地主持。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周卫东主任委员及其医疗团队的辛勤付出,他们利用周末时间,精心组织此次学术论坛,为参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内容和深入的思想碰撞机会。这种开放、共赢的学术姿态和精神,不仅赢得了与会者的赞誉,也进一步提升了应急总医院神经内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还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同行。他们将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标志着应急总医院神经内科在学术领域的又一次突破,更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应急总医院神经内科将继续秉持开放、创新的学术理念,加强与医学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科发展迈上新台阶。 来源:神经内科 作者:杜建丽 审核:周卫东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4.11
12
中国:各界专家共同探讨中国人道传统与国际人道理念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北京)——2024年10月25日,来自多个国家的人道专家、医务人员、外交官、救援工作者和学者等齐聚北京,共同探讨中国人道传统与国际人道理念的契合与现实意义。   此次研讨会题为“中国人道传统与国际人道理念:应急救援伦理学讨论”,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联合举办,旨在通过交流对话,增进对人道原则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加强与中国人道传统的融合。 应急总医院宣传处 任宝兴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副主任纪博瑞致开幕辞。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副主任纪博瑞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国际人道法的核心理念,如尊重人的生命和尊严,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价值观十分契合。”他还鼓励开展相关研究,加深对中国伦理理念的理解,并将其融入全球人道工作中,从而为规范敌对行为,缓解冲突紧张局势,以及应对全球人道挑战做出贡献。 应急总医院宣传处 任宝兴 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吕国忠致开幕辞。 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吕国忠指出,中国的儒家、道家和法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道思想,并强调了中国在国际救援和应急医学培训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他表示:“通过共同努力和不懈奋斗,未来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繁荣的世界,让人类社会在应对各种灾害和挑战中展现出更加坚韧和强大的生命力。” 应急总医院宣传处 任宝兴 中国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边晓致开幕辞。 中国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边晓介绍了中国红十字会在国内自然灾害救助和国际人道救援方面开展的大量工作。他强调中国是国际人道主义事业的积极拥护者、参与者和贡献者。 “新的世界局势下,如何将中国人道传统与国际人道理念融合,如何更好为国际人道援助贡献中国力量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边晓表示。 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在研讨会上作了主旨发言。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驻曼谷全球事务区域经理查理·多尔曼-奥高恩(Charlie Dorman-O’ Gowan)向与会者介绍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亚洲文化和宗教传统的关系;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驻斯里兰卡顾问高莎莉娅·卡鲁纳萨加拉(Kaushalya Karunasagara)深入比较了中国传统经典中的重要概念与国际人道法的具体规则,从中国人道价值观的角度阐述了国际人道法。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高金声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红十字国际学院国际人道法与人道政策教研中心副主任徐诗凌探讨了援助伦理学的生成,并强调了传统思想与现代人道实践相融合的重要性。 应急总医院宣传处 任宝兴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法律顾问刘欣燕(左一)主持了专题讨论。嘉宾(从左至右)包括: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灾害管理处处长蔡文男,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驻曼谷全球事务区域经理查理·多尔曼-奥高恩,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教授贾忠伟,国家消防救援局特种灾害救援司救护与卫勤处高级工程师、技术高级指挥长徐晓燕,红十字国际学院国际人道法与人道政策教研中心副主任徐诗凌和应急总医院应急医学救援处副处长孟涛疆。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法律顾问刘欣燕主持了专题讨论,与会专家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国在国际人道救援中的作用、“一带一路 ”倡议框架下的人道合作、人道传统对遵守国际人道法的影响、现代应急救护中的人道传统、救援行动中数据歧视的伦理问题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应急总医院宣传处 任宝兴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传播主管巴昱华总结了研讨会的亮点。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传播主管巴昱华在活动结束时总结了此次活动的亮点,并盛赞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此次研讨会主题的阐释。他强调此次研讨会是探索中国人道传统与国际人道法融合的重要一步,并对这一领域的持续研究满怀期待。  
2024.10
29
FANTASTIC--“应急红玫瑰”生命教育活动在京启动
   5月20日,应急总医院(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共同主办以传播中医传统文化、美容养生为依托,从关爱女性,关爱健康的角度,开展“应急红玫瑰”生命教育进社区活动,为“一带一路”国家驻华外交使节夫人与女性工作人员搭建交流平台,从女性视角助力推进“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并为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建设,助力红十字人道力量。  启动仪式在应急总医院东院区举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东亚地区代表处副主任张云红、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人道事务与政策部主任葛慈,蒙古国驻华大使夫人、参赞等及古巴、法国、乌兹别克斯坦驻华使馆等近30名女性代表与应急管理部国际合作和救援司、应急总医院、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领导出席活动。共青团北京外国语大学委员会为活动提供了语言支持。  在签到处志愿者为蒙古国大使夫人系上红玫瑰手环 仪式由应急总医院副院长孙劲文主持,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主任金宏图、“红玫瑰”代表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东亚地区代表处副主任张云红、应急总医院院长吴迪在启动仪式上致辞。金宏图主任提出,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斯波利亚里茨女士时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就是希望和世界各国一道,实现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互利共赢,为加强全球治理和人道主义问题治理提供中国理念、中国方案。”本次活动是应急总医院(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携手红十字参与“一带一路”应急管理合作建设,发挥人道作用的重要体现。张云红副主任表示,国际联合会与中国应急管理部、中国红十字会保持密切合作,积极参与和支持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并于去年成为机制协调成员单位。国际联合会高度赞赏应急总医院在国际医疗人道主义救援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也期待与总医院开展更加深入的交流合作。吴迪院长强调,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她们的健康与幸福关乎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女性的智慧和力量对于国际合作与自然灾害应对至关重要。期待通过“应急红玫瑰”活动,持续关爱女性健康与安全,为“一带一路”国家使馆女性工作人员,女性家属们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交流智慧、分享经验与增进友谊,并从女性视角推动“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建设。  与会嘉宾合影 启动仪式后,与会嘉宾们饶有兴致地观赏了中国传统养生茶的配置,参与了生命救护技能的分享,并亲自动手为身边同伴进行了手部急救包扎训练。体验环节,嘉宾们分组体验了中医、针灸、艾灸、美容养生等多项内容。在活动尾声,嘉宾们纷纷感叹这是一场“fantastic”、“amazing”动,对主办方的精心组织与周密安排表示感谢。 嘉宾为身边同伴进行手部急救包扎训练 嘉宾们与医生交流美丽需求 据悉,“应急红玫瑰”生命教育系列活动此后将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外交使节夫人与驻华使馆女性工作人员多期举办。  
2024.05
22
1 2 3 4 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