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你知道】氯吡格雷效果“看人下菜碟”?基因检测精准“掌勺”
您的亲属是否正在服用一种叫“氯吡格雷”的药?它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常用于预防心梗、脑梗,包括预防心脏支架术后的血栓形成。不过,您有没有发现:同样是服用氯吡格雷,有的人效果很好,有的人却仍然发生血栓事件,或者出现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等问题? 应急总医院药学部药师告诉大家,这背后的“秘密”,就藏在我们的基因里。 为什么同样的药,效果却不一样? 氯吡格雷本身是“休眠状态”,需要经过肝脏中一种叫 CYP2C19 的酶激活,才能发挥抗血栓作用。而这个酶的活性,恰恰由每个人的基因决定。 有些人的CYP2C19基因型属于“强代谢”基因,酶活性高,药效好但出血风险可能增加; 有些人的CYP2C19基因型属于“弱代谢”基因,酶活性低,药效打折扣,血栓风险上升; 还有些人介于两者之间,常规剂量可能疗效不佳,必要时需要调整剂量或换药。 这就好比有的人喝酒“千杯不醉”,有的人“一杯就倒”——不是酒的问题,是每个人代谢能力不同而已。 基因检测:预测氯吡格雷的疗效 通过 CYP2C19基因检测,只需抽一管血,就能知道被检测者属于哪种代谢类型: 研究发现,在亚洲人群中,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的患者比例分别达到了约50%和13%~23%,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人使用氯吡格雷可能效果不理想。 谁需要做这项检测? 如果患者属于以下情况,建议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进行CYP2C19基因检测: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预防卒中的二次发生或预防神经介入手术后血栓栓塞。 正在或即将使用氯吡格雷。 服用氯吡格雷后后仍反复发生心梗、脑梗。 出现胃出血、黑便、皮下瘀斑等不良反应。 准备做心脏支架或脑血管手术。 来源:应急总医院 供稿:药学部 作者:赵夕岚 校对:薛文鑫、李怡文 审核:杨芳、张藜莉
2025.11
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