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需要服用氯吡格雷? 想象我们的血管是一条公路,血小板就像路上的维修工人。当血管损伤时,它们会聚集"修补路面"(形成血栓止血)。但对于冠心病或放过支架的患者,这些"工人"可能过度活跃,在不需要的地方形成"路障"(血栓),这时就需要氯吡格雷这类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来调节。 作为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之一,氯吡格雷常与阿司匹林联用或单独用于心梗、脑梗或下肢动脉硬化等疾病。 用药小贴士 1.服用方式: 常规剂量为每天一次,每次75mg。如同每日晨起的"血管晨练",饭前饭后均可,每日晨起立即服用更易养成习惯。如果患者存在较高的出血风险(如老年人、有出血病史或合并使用其他抗凝药物等),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调整剂量,以减少出血风险。 2.漏服应对: 12小时内发现:立即补服(就像发现忘关水龙头及时补救); 超过12小时:无需补服,次日正常服药(切忌双倍剂量,就像刹车踩太猛反而危险)。 用药安全指南 1.出血警报: 高风险人群:老年人、有胃溃疡史、同时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者; 警示信号:异常牙龈出血、无故淤青、尿液发红等(建议家中备软毛牙刷)。 2.手术须知: 择期手术前7天需停药(就像施工前先撤除防护网); 拔牙等小手术也需提前告知医生用药史。 3.停药风险: 支架患者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支架罢工"(血栓形成),心梗风险增加3倍。 4.药物"相克": 氯吡格雷在服用时需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如奥美拉唑、利福平等,尽量避免与这些药物同时服用。 【小知识】 服药期间若需接种疫苗,建议优先选择肌肉注射而非鼻喷疫苗(减少鼻出血风险)。服药期间定期复查血小板功能检测。氯吡格雷存在“耐药性”,建议就诊前进行耐药性的相关检测,确保药物预防血栓的效果。 药师名片 薛文鑫,药理学博士,主任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药学部临床药学组组长。北京市科委评审专家、首都医学发展基金评审专家,中华系列期刊《药物不良反应》杂志青年编委,Cancer Innovation 杂志青年编委,Medicine、JMIR Cancer杂志审稿专家。 【专业擅长】 临床药学;循证药学;卫生综合评价;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慢病管理,长期围绕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是应急总医院减重管理、老年病、感染性疾病等多学科诊疗(MDT)团队成员。 【工作学习经历】 2009年7月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心血管药理学。2009年8月入职应急总医院,10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参加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同时取得临床药师资格证书。2018.8 获得美国MTM药师资格证书。2021年6 月被聘为华北理工大学学术型硕士生导师,2022年3月被聘为主任药师。【科研成果】 工作以来累计发表论文40余篇,研究类型涉及循证药学研究,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等多个领域,2015年承担的一项循证药学研究《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肾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被国家外专局邀请在第十三届国际新药发明大会作大会发言。参编著作9部,其中一部为“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主持课题6项。 【公益活动】 热心公益事业,2018年以来累计组织或参与药学部志愿者团队开展“安全用药,娃娃抓起”,药学义诊等活动20余次。因工作突出,获得北京药盾公益基金会优秀团队奖2次,优秀个人奖3次。 作者:薛文鑫、王靖欣 校对:李怡文 审核:杨芳、张藜莉 主办:融媒体中心 监制:彭雪征 编辑:莫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