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出啤酒沫?一招自测肾脏危机!
2025.03
13
你还在这样玩手机吗?眼科医生教你健康用手机
2025.03
12
别等颈椎报废才后悔!骨科医生教你正确玩手机
2025.03
12
惊蛰养生:中医专家力荐穴位保健+推拿按摩,迎接春日新活力
惊蛰,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中医养生理论中,惊蛰时节机体新陈代谢变得活跃,人体之阳气始发,是调养身体、增强体质的绝佳时机。应急总医院国医中心专家团队从穴位保健与推拿按摩两方面介绍惊蛰节气的中医养生之道。 一、穴位保健 惊蛰时节,养生重点以“健脾、利湿、化痰”为主,可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进行养生和调摄。以下是几种常见体质的穴位保健建议: 1. 阴虚体质 表现: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失眠,便干,尿黄。 保健穴位:三阴交、阳陵泉、太冲。艾灸这些穴位可以调养肝肾,滋阴潜阳。 详细方法: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太冲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艾灸这些穴位时,每个穴位灸10-15分钟,以局部温热为宜。 2. 阳虚体质    表现:形体白胖,面色淡白,手足不温,小便清长,喜热怕冷。 保健穴位:中脘、足三里、大椎。艾灸这些穴位可以借天地旺阳之时,壮大人体阳气。 详细方法: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大椎位于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艾灸这些穴位时,每个穴位灸15-20分钟,以局部温热为宜。 3. 痰湿体质 表现:形体肥胖,肌肉松弛,神倦身重。 保健穴位:关元、足三里。艾灸这些穴位可以健脾利湿,化痰消积。 详细方法: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艾灸这些穴位时,每个穴位灸15-20分钟,以局部温热为宜。 二、推拿按摩 1. 梳头 方法:用梳子或手指从前额向后梳头,每次梳100次左右。 功效:活跃经络,舒畅气血。 2. 眼保健操 方法:闭眼,用双手食指轻轻按摩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眼部穴位,每次按摩5-10分钟。 功效:缓解眼部疲劳,预防近视。 3. 按摩足三里和神阙穴 方法:用拇指或食指按摩足三里和神阙穴,每次按摩5-10分钟。 功效:健脾和胃,促进阳气升发。 4. 捏脚 方法: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脚趾,轻轻揉捏,每次捏5-10分钟。 功效:养肝升阳,解乏解困。 通过以上穴位保健、推拿按摩的方法,可以在惊蛰时节更好地调养身体,增强体质,迎接春天的到来。 应急总医院国医中心名医推荐 来源:国医中心 作者:朱玲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5.03
06
中医专家提示:顺应《黄帝内经》,解锁春季养生全攻略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中医典籍,书中强调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以养生。书中的春季养生理念主要体现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其核心观点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季是生发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蓬勃,而我们人体中的阳气也在此时生长生发,因此,应急总医院国医中心专家团队强调,春季养生要顺应天地阳气升发的特性,从起居、饮食、运动、情志四个方面进行调整。 1、生活起居 晚睡早起。春三月宜晚睡早起,唤醒冬藏的能量,顺应天地阳气的变化,有助于阳气的生发。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晚睡”并非指熬夜,而是相对于冬季的早睡而言,适当推迟睡眠时间。  保暖防寒。初春时节,寒气未尽,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因此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春捂秋冻,不要过早脱去棉衣,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减脱冬装应审慎。穿衣应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特别要注意颈部、膝关节和足部的保暖。应保持室内通风,使空气新鲜,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2、饮食调养 辛甘发散。春季是养肝柔脾和阳气的时令,肝主疏泄,春季养肝尤为关键,宜食辛甘发散之品,如葱、姜、蒜、韭菜等,有助于阳气的生发和体内寒邪的驱散。多吃甘以健脾,宜温和的食物,如红枣、蜂蜜、胡萝卜等,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生成。温和的粥品也是春季养生的佳选,如糯米、薏米、扁豆等,既可养胃又能补充气血。宜清淡,避免油腻和辛辣,以免助湿生热,影响脾胃功能。 省酸增甘。中医认为,春季肝气旺盛,酸味入肝,易导致肝气过旺而伤脾。因此,春季应少食酸味食物,如山楂、柠檬等。苦味泄肝脏之火,正合辛开苦散,可适量食用,如绿茶、苦菊等,以平衡肝气,以达到疏肝理气之效。此外,春季宜多饮水,以促进新陈代谢,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3、运动锻炼 适量运动。春季适量的运动有助于阳气的生发和气血的调和。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方式,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锻炼。中医养生气功如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等,不仅能舒张筋骨,畅通血脉,增强机体免疫力,而且能使人精神振奋,心旷神怡,有益于心身健康。 户外运动。春分之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户外活动的时间也应相应增加。散步踏青、放风筝及各种踏青、赏花等,有助于改善心情,增强体质。户外运动还能促进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吸收大自然的清新气息,进一步调节身心健康。 4、情志调节 保持心情愉悦。春季为木属性,与肝脏相互关联。应摒弃烦躁与愤怒,致力于维持内心的宁静与愉悦,避免陷入心情郁闷、无法舒展的境地,而应当积极追求轻松愉快、开朗乐观的精神状态,以促进人体阳气的自然宣发。春季养生要“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多予赞美鼓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个人心情愉快。春季是肝气升发的季节,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肝气的疏泄和调节。要避免过度悲伤或过度高兴等情绪波动,保持平和的心态。 放松心情。在春季,应顺应自然界生发的规律,让自己的生活节奏保持舒缓,既不急躁也不懒散,以平和的心态迎接每一天。 总之,顺应春季“生”的特性养生对于人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春季养阳、调养肝脏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此外,春季养生还需注意防病保健。春季气温变化大,空气湿度高,是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繁殖和传播的高峰期,容易引发感冒、流感、过敏等疾病。 应急总医院国医中心名医推荐 来源:国医中心 作者:刘亚丽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5.03
06
1 19 20 21 22 2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