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养生:中医专家力荐穴位保健+推拿按摩,迎接春日新活力
惊蛰,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中医养生理论中,惊蛰时节机体新陈代谢变得活跃,人体之阳气始发,是调养身体、增强体质的绝佳时机。应急总医院国医中心专家团队从穴位保健与推拿按摩两方面介绍惊蛰节气的中医养生之道。 一、穴位保健 惊蛰时节,养生重点以“健脾、利湿、化痰”为主,可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进行养生和调摄。以下是几种常见体质的穴位保健建议: 1. 阴虚体质 表现: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失眠,便干,尿黄。 保健穴位:三阴交、阳陵泉、太冲。艾灸这些穴位可以调养肝肾,滋阴潜阳。 详细方法: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太冲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艾灸这些穴位时,每个穴位灸10-15分钟,以局部温热为宜。 2. 阳虚体质 表现:形体白胖,面色淡白,手足不温,小便清长,喜热怕冷。 保健穴位:中脘、足三里、大椎。艾灸这些穴位可以借天地旺阳之时,壮大人体阳气。 详细方法: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大椎位于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艾灸这些穴位时,每个穴位灸15-20分钟,以局部温热为宜。 3. 痰湿体质 表现:形体肥胖,肌肉松弛,神倦身重。 保健穴位:关元、足三里。艾灸这些穴位可以健脾利湿,化痰消积。 详细方法: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艾灸这些穴位时,每个穴位灸15-20分钟,以局部温热为宜。 二、推拿按摩 1. 梳头 方法:用梳子或手指从前额向后梳头,每次梳100次左右。 功效:活跃经络,舒畅气血。 2. 眼保健操 方法:闭眼,用双手食指轻轻按摩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眼部穴位,每次按摩5-10分钟。 功效:缓解眼部疲劳,预防近视。 3. 按摩足三里和神阙穴 方法:用拇指或食指按摩足三里和神阙穴,每次按摩5-10分钟。 功效:健脾和胃,促进阳气升发。 4. 捏脚 方法: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脚趾,轻轻揉捏,每次捏5-10分钟。 功效:养肝升阳,解乏解困。 通过以上穴位保健、推拿按摩的方法,可以在惊蛰时节更好地调养身体,增强体质,迎接春天的到来。 应急总医院国医中心名医推荐 来源:国医中心 作者:朱玲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