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依托应急总医院组建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
       近日,应急管理部印发了关于组建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的通知,将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依托应急总医院组建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是服务灾害事故现场、应急救援一线,集开展应急医学技术学术研究、实施灾害事故应急医学救援、推动应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于一体的国家平台,探索建立集医疗、教学、科研、救援、转化于一体的应急医学学科体系、应急医学资源与救援力量网络体系。 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与应急总医院实行一体化运行,在应急总医院党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边建设、边探索、边完善、边提升,重点建设应急医学专家团队、救治基地、救援队伍、教育培训基地、科研基地、救援网络和装备体系,建立健全应急医学救援体系,不断提升应急医学救援能力。
2021.10
09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应急医疗救援视频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1年9月3日,由应急管理部国际合作司主办,应急总医院承办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应急医疗救援视频研讨会”在上合组织秘书处(北京)举办。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以及秘书处的53名应急医疗救援相关部门领导及专家出席了会议。观察员国白俄罗斯驻华使馆参赞,对话伙伴国尼泊尔驻华大使、阿塞拜疆驻华使馆一等秘书在上合秘书处列席了会议。应急管理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郭志军主持会议。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吕国忠、应急总医院副院长刘翔君等9名代表及工作人员参会。 图1 在上合组织秘书处(北京)参会及列席的各国代表 图2 会议主席团(由左至右:上合组织秘书处副秘书长阿希莫夫?埃里克、应急管理部国合司副司长郭志军、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吕国忠) 图3 列席代表(由左至右:尼泊尔驻华大使、白俄罗斯驻华使馆参赞、阿塞拜疆驻华使馆一等秘书) 会上,8个成员国就“应急医疗救援部门组织机构和国际合作情况”、“各国开展国际救援分级测评(IEC)情况”、“疫情防控下紧急救援开展情况”以及“疫情防控下医疗救援开展情况”等议题分别进行了热烈讨论。吕国忠主任作了《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 推动“医-教-研-救-转”应急医学一体化发展》的主题报告,应急总医院应急医学救援处朱伟处长作了《中国救援队IEC情况介绍(医疗部分)》的主题报告,向与会国家展示了应急医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发展思路,以及在救援队伍分级测评中的专业化优势。 本次会议分享了各国在应急医疗救援领域的工作经验。与会各方认为,此次会议在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召开,恰逢其时。上合组织各国应当以应对新冠肺炎挑战、促进经济复苏、维护世界稳定为目标,探索建立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应急医学救援合作机制,分享各国在疫情背景下开展应急医学救援和IEC/IER分级测评中的主要工作举措和经验,协调开展区域灾害救援行动。 本次会议开辟了上合组织成员国合作新领域。此次会议是应急管理部落实习近平主席“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首次在上合组织框架内举办的以“应急医疗救援”为主题的活动,受到了参会各国的广泛赞誉。上合组织秘书处专门照会应急管理部,感谢应急管理部主办此次视频会议,称赞应急管理部在应急医疗救援等领域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并期待开展更深入合作。尼泊尔驻华大使马亨德拉·巴哈杜尔·潘迪高度赞赏视频会的召开,表示要把会议内容传递回尼泊尔国内,并将积极推动尼泊尔与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在救援联合演练、救援队分级测评以及救援培训科研方面的务实合作。 本次会议之后,应急总医院将按照应急管理部的统一部署,继续深化与上合组织各成员国间的沟通联络,积极开展区域应急医疗协调行动与培训演练的互联互通项目,并为各成员国驻华使馆工作人员提供医疗服务。
2021.09
16
应急总医院医疗救援队赴河南郑州、新乡防汛救灾工作座谈会
       8月17日下午,应急总医院医疗救援队举行赴河南郑州、新乡防汛救灾工作座谈会。应急管理部总工程师兼院党委书记欧广,党委副书记、院长张柳,党委委员、副院长刘翔君出席会议,刘翔君主持会议。 7月23日凌晨,按照部党委统一部署,应急总医院选派20名临床医疗业务骨干组成医疗救援队, 随同消防救援队伍赶赴河南开展洪涝灾害抢险救援。在12天的抗洪抢险中,全体医疗救援队员冲锋在前,到灾情最严重、抢险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疏散转移、病员转运、防疫消杀,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赤诚情怀书写责任担当,得到全体消防救援队员、救援专业队和当地群众的一致认可。 座谈会上,朱伟代表医疗救援队汇报了救援工作情况,随后队员们逐一分享了他们的援豫故事。 欧广、张柳分别做了讲话,对医疗救援队员们出色完成任务表示衷心的祝贺,对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 欧广指出,医疗救援队全体队员经受住了抢险救灾和疫情防控双重考验,克服了种种困难,为国家消防救援队伍和救援专业队全力做好医疗保障,积极救治受灾群众,赢得了消防救援队伍、抢险救援专业队和灾区群众一致好评。全院广大干部职工要学习医疗救援队员讲政治顾大局、践行初心使命的品格,学习他们不畏险阻、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学习他们严格自律、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 欧广要求,一要全面梳理总结河南救援典型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对会上各队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深入研究,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完善工作机制。二要健全应急医学救援调度指挥平台,加强与部应急指挥中心对接,强化值班值守。三要完善应急医学救援预案,提高对各类灾害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和水平。四要研究出台应急医学专业救援队员管理相关政策,明确队伍管理要求和待遇。五要加强培训演练,分批分级随同消防救援队伍开展实训演练,切实增强应急救援实战水平。 应急总医院办公室、救援处、人事处、医务处、医学工程部、总务处、护理部等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全体医疗队赴河南医疗救援队员参会。
2021.08
20
应急总医院医疗救援队 全方位医疗保障 “天使白”“豫”显光芒
7月23日,应急总医院医疗救援队编队消防救援队伍,赴河南参加防汛救灾应急救援,至今已一周。通过开展全方位医疗保障服务,将医疗技术和贴心服务送到一线救援人员和群众需要的地方。截止7月29日,医疗救援队累计巡诊人员3580人次,消杀面积5.8万平方米,发放药物2180盒,清理包扎伤口420余人次,健康宣教9700人次,受到了一线救援人员和灾区群众的高度信任和一致好评,展现了应医人的风采,“天使白”在“豫”行动,“豫”显光芒! 根据前方指挥部的统一安排,应急总医院医疗救援队在郑州、新乡分成两个分队,承担着对援豫消防队伍、森林消防队伍及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三支队伍(以下简称为“三支队伍”)的医疗保障工作。此外,医疗救援队还对社会救援人员及获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救援、诊治。 立足本职,全天医疗巡诊。应急总医院医疗救援队坚持服务应急管理系统的理念,发挥专业医疗优势,为“三支队伍”做好医疗保障。根据“三支队伍”的作息规律,医疗救援队员每日白天到各支队伍驻点及外出工作点进行医疗巡查,晚上到各支队伍驻地开展夜间巡诊。全天的医疗保障机制,提高了诊治的覆盖率,最大程度缓解了“三支队伍”队员因疾患带来的身体不适,为完成救灾抢险任务、增强战斗力提供了医疗支撑。 深入前线,开展战地救援。为让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医疗救援队新乡组将战地前移至受灾最严重的卫辉市,在防汛救灾现场设立了医疗工作点,在服务“三支队伍”的同时,还现场救治社会救援人士及获救群众。因救援环境炎热、救援人员长期浸泡在水中,皮肤溃破、晒伤严重,医疗救援队员及时对伤口进行处理,并提供藿香正气水及补液盐等药品,尽最大努力将受伤程度降到最低。截止目前,在救援一线共救治救援人员及群众350余人,保障安全转移敬老院高龄老人72名,其中年龄最大的为103岁,并成功抢救中暑社会救援人员3名(其中1人属重度昏迷,现已转危为安)。通过实战考验,医疗救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前方作战,后方消杀防疫。救灾现场常出现雨水、工业废水、污水横流,粪便、垃圾等混在水里。大灾之后防大疫,让保障对象有清洁卫生的居住及工作环境,医疗救援队将每日消杀防疫列入日常工作,以切断各类疾病的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 健康宣教,延伸保障服务。因要医疗服务保障的对象人多面广,为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在前线的医疗救援队及后方专家团队共同协作,将灾区常见疾病的防护、洪涝灾害中科普常识、新冠疫情防疫等相关知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形式推送,简单易懂、贴近救援实际的介绍,提高了公众的科学认知和做好自身防护的积极性。此外,针对巡诊发现的伤病人员,通过建微信群、健康跟踪档案,对问题及时回复;对复杂问题,启动跨学科诊治机制,连线医院后方专家协同诊治,进一步提高诊治效果。 (供稿:刘娟)
2021.07
31
应急总医院党委向我院医疗救援队发出慰问信 医疗救援队开展夜间巡诊
7月29日,应急总医院党委向我院医疗救援队发出慰问信,全文见下图: “天使白”在救灾一线为“火焰蓝”健康护航 ——应急总医院医疗救援队开展夜间巡诊 “大家洗澡后,到临时卫生室就诊!”随着一声招呼,在结束了白天在现场作业点医疗保障任务后,应急总医院医疗救援队员,每天晚间都会到一线消防救援人员的驻地开展夜间巡诊。截至目前,夜间巡诊共2000余人次。 因长时间泡在污水里搜索、转运受灾群众,很多一线救援人员的腿部患上了不同程度的皮炎、湿疹,还有裸露皮肤的晒伤,甚至有的局部皮肤因瘙痒抓破后已出现感染迹象。虽在患处涂抹了药物但再次浸泡在污染水环境中,处理效果肯定不理想。 对此,应急总医院医疗救援队员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们不顾白天巡诊的劳顿,晚上分组到北京、湖北、湖南、山东、江苏消防总队和森林消防总队以及国家安全生产救援队的一线救援人员驻地,在指战员休息的间隙,待他们清洗干净后悉心看诊、清洁伤口、换药,从而确保了治疗起到效果。此外,为防止爆发传染性疾病,每天在巡诊结束后,医疗救援队都为驻地进行环境消杀工作,夜间巡诊消杀面积约3万平方米。 将医疗技术和贴心服务送到一线救援人员需要的地方,为圆满完成救灾抢险任务、增强战斗力做好医疗保障。得知大部分救援人员都有晒伤、过敏性皮炎、咽喉肿痛等,急需大量炉甘石洗剂、抗感染类、激素类软膏以及清热解毒类药物。医疗救援队紧急联系,应急总医院连夜协调、备好十多箱药品发往灾区,并以最快的速度发放到一线救援人员的手中。同时,为做好后续医疗延伸工作,还专门为一线救援人员建立了健康档案和健康教育微信群,开展微信问诊、远程医疗,随时随地为救援人员做好健康保障。 (供稿:陈丽娟)
2021.07
29
1 2 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