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总医院泌尿外科团队:以创新微创手术,实现从绝望到重生的医疗逆转
       近日,应急总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蔡建良带领团队,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不懈的努力,成功为一位饱受50年顽疾折磨的患者解除病痛。这场生命的逆转,不仅彰显了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更传递了医者仁心的温暖力量。 泌尿外科医护团队 急诊室内:腹痛之谜,大腹之谜 2024年11月23日,应急总医院急诊室内,一位瘦削的中年男士因剧烈腹痛前来就诊。他双手抱腹,痛苦哀嚎,面色惨白。随着医生问诊的深入,一张张外院检查的CT胶片揭示了令人费解的真相:左侧输尿管内一颗结石,可右肾和膀胱却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充满整个腹盆腔的巨大囊性肿物。这位50岁的患者,一周前开始尿血,两天前腰痛、腹痛加剧,直到再也坚持不住才来到应急总医院。经验丰富的急诊科医生检查后,惊讶地发现,这位平卧时肋骨分明的患者,肚子却像青蛙一样鼓胀。 患者腹部如同青蛙一样鼓胀 大腹便便:囊肿之谜,生命之困 泌尿外科医师紧急会诊后,确定患者疼痛的原因是左侧输尿管结石导致的梗阻和积水,而右侧输尿管因异位开口于后尿道,导致尿液无法正常排出,日积月累形成了巨大的囊性肿物。这位坚强的患者,仅凭左肾运转度过了50年的人生。眼下,紧急的是缓解左肾积水,避免功能进一步受损。然而,处理左侧输尿管结石只是冰山一角,若不切除腹部巨大囊性肿物,患者仅余的左肾也将走向衰亡。蔡建良主任团队当即制定了治疗方案,决定挽救患者于危难之前。 术前准备:耐心沟通,细致入微 在左侧输尿管置入支架后,患者疼痛得以缓解。术前,蔡建良主任及团队内的副主任医师与患者及其家人进行了耐心沟通,详细讲解了病情及治疗方案,为患者及家属答疑解惑。泌尿外科医护团队指导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准备事项,从呼吸功能锻炼到术后下肢活动,从饮食指导到术后陪护,事无巨细。这份耐心与细致,如一缕缕阳光驱散了患者心头的阴霾。 手术难题:挑战极限,巧手除忧 2024年12月16日上午,手术室内,蔡建良主任带领团队开始了这场难度极大的手术。由于巨大囊性肿物几乎占满腹腔,手术空间极为有限。医生们小心逐层打开腹壁组织,放出咖啡色的浑浊囊液,腾出空间后顺利置入腹腔镜用套管。随着手术的进行,腹腔内的情况逐渐显露:阑尾盲肠被挤到右上腹,肠管、胃和十二指肠被推挤到左上腹,膀胱、乙状结肠被挤压在左下腹壁上……每个操作上的小失误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术中吸取部分囊液 尽管术前已充分考虑,但术中实际情况比想象的更加严峻。蔡建良主任悉心熟练地松解粘连、处理渗血、分离囊肿壁、辨别重要组织……手术是在腹腔镜下完成的,这一创新性的手术方式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创伤。如果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需要开一个巨大切口,创伤之大可想而知!然而,在腹腔镜的辅助下,医生不仅成功避免了这一巨大的创伤,还以极高的精准度和效率完成了手术。历时7小时,囊肿得以完整切除,吸出浑浊囊液8000多毫升,而出血不到20毫升。手术成功,患者渡过“囊”关! 术后换药 术后康复:生命重生,心怀感激 术后,患者在泌尿外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恢复顺利。体重从术前的65kg下降到52kg,主要为囊性肿物及囊液的重量。如今,患者已回到家中,他激动地拍下了现在的身体照片发给泌尿外科团队,感谢他们为他解决了从0岁开始跟随他50年的“心腹大患”。在这场与病魔的较量中,应急总医院泌尿外科团队展现了非凡的医术和卓越的团队协作能力。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为患者点亮了生命的希望之光。 术后恢复良好 来源:泌尿外科 作者:王宏月 审核:蔡建良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5.01
13
透析+针灸,为透析患者带来新希望
近日 在应急总医院透析中心 一项创新服务举措 正在改变透析患者的治疗体验 如今 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的同时 还能享受到中医针灸的辅助治疗 这一独特的“透析+针灸”模式 不仅加速了患者的康复进程 更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01.透析患者的双重挑战 67岁的赵阿姨,患有尿毒症已有3年,长期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然而,除了尿毒症,她还饱受严重失眠和便秘的困扰,多年间辗转多家医院,药物治疗效果始终不佳。这些病痛不仅让她身心俱疲,也给透析治疗带来了额外的挑战。 02.创新疗法:透析与针灸携手并进 面对赵阿姨这样的患者,应急总医院肾内科许焱主任带领团队进行了深入分析,决定尝试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案——在透析过程中结合针灸治疗。这一方案在保证透析充分性的同时,通过中医针灸缓解患者的病痛,还可以节约患者的治疗时间。 血液净化作为肾脏疾病患者的重要生命支持手段,每周需要进行三次,每次四小时。然而,许多透析患者还患有其他临床疾病,如脑梗死后遗症等,需要在透析间隙进行治疗。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治疗负担,也给透析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为此,许焱主任携手针灸科王光涛主任,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治疗路径——透析中针灸治疗。 03.个性化治疗方案,精准治疗 透析室医师首先对每位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精准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随后,王光涛主任带领针灸医师根据透析患者的特殊体质,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精准选穴和独到的手法,针灸在缓解脑梗死后遗症、改善睡眠质量、调节肠道功能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赵阿姨经过一个针灸疗程的治疗,她的症状有了明显改善。不仅失眠和便秘问题得到了缓解,整体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提升。“以前透析后我常常觉得全身无力,晚上也睡不好,但现在针灸后,我感觉身体轻松多了,晚上也能睡个安稳觉了。”赵阿姨感慨地说。 04.患者反响热烈,透析之路充满希望 同样受益的还有李大叔,他因为脑梗后遗症导致行动不便,透析对他来说是一项艰难的任务。但自从开始接受针灸治疗后,他发现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针灸让我感觉更有力气了,透析也不再是那么痛苦的事情。”李大叔高兴地说。 许多患者都表示,这种创新疗法不仅让他们身体上的病痛得到了缓解,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了更多的关爱和尊重。他们不再只是被动接受治疗的病人,而是成为了治疗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这种转变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许焱主任表示,虽然透析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有了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和患者的积极配合,相信会有更多的患者的生活质量都会有所提高。 05.创新引领未来,人性化服务赢赞誉 应急总医院透析中心推出的透析中针灸治疗,不仅是一项创新举措,更是对患者人性化关怀的具体体现。这一疗法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还节约了患者的时间,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舒适。未来,透析中心将继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手段,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高效、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来源:肾内科 作者:韩兴存
2025.01
06
应急总医院:机器人全脊柱精准微创手术为疼痛患者带来新选择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脊柱退行性疾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群的一大健康挑战。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颈椎病、椎体滑脱等疾病疼痛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对医疗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急总医院疼痛科积极探索微创手术领域的前沿技术,近日成功开展了基于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引导的覆盖全脊柱内镜手术,实现了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手术的精准化和微创化,为脊源性疼痛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疼痛科团队 颈椎手术:机器人引导下的微创突破 颈椎疾病如颈椎间盘突出、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压迫等,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这些病变常导致颈肩痛、上肢麻木及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往,这类疾病主要采用传统开放性颈椎手术进行治疗,但由于颈椎紧邻脊髓、神经根等重要结构,开放手术存在创伤大、并发症高等问题,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长,甚至面临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的风险。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手术机器人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这些难题得以有效解决。机器人手术系统通过术前三维影像重建和术中实时导航辅助下的颈椎手术以创伤小、安全高、精度准为特点,特别适用于颈椎间盘突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等复杂情况,是颈椎微创手术的重要技术革新。 腰椎手术:机器人技术的全面普及 腰椎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椎管狭窄等,是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病变之一。传统的开放性腰椎手术虽然能够有效缓解神经压迫,但其创伤大、恢复慢的问题始终是患者术后康复的一大障碍。而微创技术,特别是手术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使得腰椎手术已逐步实现“全面替代开放手术”。 机器人引导下的腰椎手术通过结合术中实时三维影像和微创技术,不仅能完成椎间盘摘除、滑脱复位和椎间植骨等复杂操作,更能确保椎弓根钉置钉和手术路径的高精度。如今,机器人引导下的腰椎手术以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为显著优势,已成为腰椎疾病治疗的“黄金标准”,为更多患者带来了安全、高效的治疗体验。 胸椎手术:从高并发症到精准微创 胸椎疾病如胸椎管狭窄、胸椎黄韧带骨化、胸椎椎体压缩骨折等,因其解剖复杂性和邻近心肺等重要脏器,长期以来被视为脊柱手术中的高风险领域。在传统的开放性胸椎手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曾高达50%,包括术中大出血、术后感染、神经损伤及肺部并发症。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长,功能改善有限,给手术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如今,机器人引导下的全内镜下胸椎手术结合精准导航和微创技术,大幅降低了术中风险,显著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通过微创通道清除病变组织(如骨化黄韧带)或实施椎体减压,使胸椎手术从“高风险领域”逐步迈向精准微创的新高度,为复杂胸椎病变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应急总医院疼痛科程庆好主任医师表示,机器人引导下的脊柱手术从腰椎、颈椎到胸椎,机器人引导技术实现了全脊柱病变的精准治疗,为不同患者提供了量身定制的手术方案,标志着脊柱疼痛治疗进入了精准微创的新时代。无论是颈椎、胸椎,还是腰椎,机器人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传统手术的高创伤、高风险逐步成为过去。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引导下的脊柱微创手术将继续为患者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成为脊柱疾病治疗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咨询电话:13370125536 来源:疼痛科 审核:程庆好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5.01
03
好消息!应急总医院针灸科创新开展膏摩疗法,欢迎您来体验
从2025年1月1日起,应急总医院国医中心针灸科新开展了一项独特的治疗项目——膏摩治疗。膏摩,是腹部按摩与中药外用相结合的一种疗法,适用于多种内科疾病的治疗,如便秘、失眠、消化不良、痛经以及颈肩腰腿痛等。这项疗法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温和的治疗方式。 周一至周五上午,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中药师孙彪医生在应急总医院东院区六楼针灸科坐诊。 孙彪医生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七年制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先后师从于涂福音教授、孙凤霞教授、张声生教授、刘宝利教授,致力于古法中药膏摩及针药结合治疗便秘、失眠、消化不良、痛经、颈肩腰腿痛等疾病,深受广大患者信赖。 膏摩治疗项目已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让您的治疗更加安心、实惠。欢迎有需要的朋友前来咨询和体验! 咨询电话:18126031986(孙医生) 来源:国医中心 审核:王光涛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5.01
02
智能陪诊系统——应急总医院送给患者温暖的新年礼物
随着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应急总医院为广大患者送上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智能陪诊系统。这一创新举措在为患者带来前所未有的就医体验之外,更在寒冷的冬日里为患者带来了一丝温暖与安心。 在应急总医院,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患者因为病痛而焦虑不安,或因为不熟悉医院流程而感到困惑。而现在,智能陪诊系统的出现,这一创新服务化身为患者的就医小助手,从取号、报到、排队、缴费、取药到查报告,全流程陪伴患者左右,让就医之路更加顺畅无忧。智能陪诊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了一站式的陪诊服务。从患者踏入医院的那一刻起,它会根据患者的就诊需求,为患者提供详细的就诊指南,包括科室位置、医生信息、检查流程等,让患者能够轻松找到目的地,为患者提示待办事项,提醒患者下一步该去哪,该做什么。下面,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吧。 进入小程序 打开支付宝或微信扫一扫,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码                           支付宝小程序码   打开微信小程序搜索“应急总医院”或支付宝首页搜索【应急总医院】即可进入小程序 就诊全攻略 下面让我们跟随“陪诊小助手”来体验便捷就诊服务吧! 进入小程序后,点击【智能陪诊】,选择某一次挂号就诊记录进行智能陪诊操作。 一、预约信息:精准规划,省时更省心 显示您的预约详情,如就诊时间、科室、医生等关键信息。界面集成了取消预约和来院导航两大实用功能。如果您临时有事无法赴约,可一键取消预约;而来院导航则能根据您的当前位置,为您规划最佳路线。 二、就诊取号:智能提醒,告别排队之苦 小助手会自动提醒您进行取号操作,并清晰展示取号的相关步骤和信息。 三、候诊报到:实时通知,精准定位 小助手会实时通知您报到的相关事宜,并出示就诊码及科室导航。 四、排队查询:实时更新,心中有数(目前仅支持东院区) 小助手提供排队查询功能,展示用户实时排队候诊信息,方便用户查看自己的排队情况,自己安排时间再去候诊区等待就诊。 五、门诊缴费:在线结算,方便快捷 告别线下缴费带来的拥挤与不便,小助手展示合计待缴费金额及相关缴费信息,直接完成医保结算。并支持查看处方。 六、院内取药:智能引导,一步到位 小助手引导用户进行取药操作,展示取药地点、取药窗口及排队情况等取药信息,与院内导航系统联动,可以一键导航到取药窗口进行等待。 七、报告查询: 即时获取,随时查看 小助手还提供了在线查看检验检查报告的服务!只要您的报告已经出具完毕并且上传至云端数据库中那么您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查看结果啦!无论是在家中休息还是外出办事期间都可以轻松查阅自己的健康状况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或调整生活方式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哦!应急总医院吴迪院长表示,智能陪诊系统的推出,是医院积极响应国家“智慧医疗”号召的重要举措。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医院不仅提高了就诊效率,还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未来,医院将继续加大在智慧医疗领域的投入力度,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在新的一年里,应急总医院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加贴心、周到的医疗服务。智能陪诊系统的推出,正是医院这一服务理念的生动体现。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应急总医院将会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温暖。这份新年礼物,不仅是一份技术创新的成果,更是一份对患者深情的关怀,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陪伴。愿这份温暖能够继续传递下去,为更多的患者带来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来源:信息管理中心 审核:卢智利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5.01
02
1 31 32 33 34 35
查看更多